開幕式現場(茅建興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茅建興 杭州報道)中國數字藝術是當代最富探索精神和前沿意識的藝術領域,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4月18日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19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展覽旨在梳理當代中國數字藝術的創作成果,彰顯數字藝術的社會價值,開拓數字藝術的領域視野,激發藝術創新驅動社會創新的美術發展新能量。

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開幕。(茅建興 攝)

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分為「太空史詩」「寰宇大觀」「仿生格物」「無盡洞天」四個板塊,從12000餘件報名作品中遴選出210件參展作品,類別涵蓋CG繪畫、數字影像、交互藝術、混合現實(AR,VR,MR)、生成藝術/人工智能藝術/AIGC,以及其他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藝術作品,是對過去十年中國數字藝術實踐、創作與教育的集中梳理和展示,呈現出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之下產生的,面對藝術界與社會的新質生產力。此展覽每兩年舉辦一屆。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浙江傳真)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強調:「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的舉辦,不僅能夠進一步推動數字藝術在國內的發展,也能促進國際藝術交流與合作,為全球藝術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性貢獻中國力量,使得過去與未來,本土與世界建立更好的連接。」

構建可能世界檔案

現實世界由無數種「可能」交織而成,當數字技術與現實世界相碰撞,無盡的「可能」被激發和創造出來。在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正以擎天架海之勢塑造着人類社會和文明的形態,並不斷革新着藝術面貌與創作方式。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組委會主任高世名(浙江傳真)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組委會主任高世名在2010年創辦跨媒體藝術學院伊始號召:「從媒體中發掘創意,從技術中發現人文。」數字藝術是科技人文,是媒體技術所驅動的新創意的開啟,它正在重塑我們的生產方式和文化景觀,開啟感知與創造的全新維度。數字藝術大展生發出一段跨時空的迴響,建立了一個關於可能世界的檔案,用以收藏古今中外、芸芸眾生那些形態萬千的世界幻想,共同探索數字維度的世界可能與可能世界。

海量作品拓展時空想像

數字藝術超越既有的學科界限,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匯集人工智能、生物藝術、生態藝術、遊戲藝術、混合現實創作、數字技術繪畫、動畫、影像藝術於巨幕之中——多維度、多視野分享圖景化知識、思考與創作,對多學科、多門類不同視域進行聯動展示;涵蓋、串聯科學技術、數字媒體、動畫、遊戲、科藝融合等大類別的關注與思考、實踐與發展;打破類別與面向的壁壘,啟發思想、認知與視覺生產的共振。

交互藝術《鈞彩疊鳴》,作品將鈞瓷「窯變反應」釉色的變化作為視覺主體,觀眾通過對琴弦的撥動,產生3種不同色彩肌理,通過數字算法,7條琴弦、10階震動頻率產生幾十萬種,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鈞瓷色彩,並可收藏留念。(茅建興 攝)

從肉身體驗到機械生命,從數據生活到數字文旅,從太空史詩到元宇宙洞天,從未來科幻到數字考古……通過對文化圖景的重新編碼與數字化轉向,展覽呈現出藝術與數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時空跨度與視野之宏大,勾畫出美學經驗、感受力與技術所激發的新的時空想像。

數字呈現航天文化數字文明

在展覽中,國家天文台的「深空」研究帶來了一種新的航天文化,重新喚醒了中國人對星辰大海的慾望和熱情;中科院國際大科學計劃「DDE深時數字地球」開啟了我們對行星歷史和生命演化史的前沿探索,也推進了我們對人類世的深度反思。

交互藝術作品《宇宙交響曲:行星分子音樂的探索》,作品深入探討了宇宙與聲音的相互關係,在互動環節中,觀眾被邀請選擇一顆行星放置在裝置的中心,以觸發周圍化學元素的震動,八大行星對應着18個化學元素球,形成一曲振動的交響樂。(茅建興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阿里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計算藝術研究所所長鬍曉琛團隊的混合現實作品《何以文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數字藝術大展》,首次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移動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時空框架,實現「崇龍尚玉」紅山遺址、「文明聖地」良渚遺址等10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點考古遺址復原的線上展出,通過自由探訪文明成果、親身體驗祖先生活,再現「中華何以五千年」的偉大輝煌。

北京冬奧會美術總監陳岩講述交互藝術作品《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歷時三年多打造,充分運用數字媒體特點,呈現極致的冰雪美學與中國式浪漫。(茅建興 攝)

再現冬奧會開幕式數字藝術

北京黑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動態、交互作品《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這場震撼全球的視覺盛宴由總導演張藝謀執導,陳岩(現任中國美術學院AI中心主任)擔任美術總監,視效總監王志鷗帶領黑弓 BLACKBOW作為視效總製作團隊,歷時三年多打造,充分運用數字媒體特點,呈現極致的冰雪美學與中國式浪漫。

交互作品《情緒字符編碼》,將甲骨文以多種形式和可能性融入現代日常生活中,通過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模型的訓練,使用戶能夠通過身體動作書寫字符,並將其記錄並集成到個人檔案中。(茅建興 攝)

在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教師俞同舟的數字影像作品《數據會知道屏幕嗎:數據靈光》中,以深圳天際線城市屏幕為想像,探討在人工智能、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城市智能網絡中「心」的誕生,與對其依賴算法與腳本「存在」狀態的省思與發問。《情緒幾何》是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費俊與代數幾何數學家許晨陽以及心理學家劉正奎進行跨學科合作的藝術實驗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本次展覽呈現的是《情緒幾何》4.0版本,作品邀請觀眾站上交互台並與之互動,觸摸者的情緒會通過心率等生理數據採集設備記錄並計算出來,生成一個個「因人而異」的情緒化動態三維圖形。

「數字國潮」作品湧現

青年文化最關注的、最絢爛的「數字國潮」也進入到數字藝術大展的展廳:有眾多CG(計算機生成圖像)繪畫「大神」,蔡銳輝《宇航員升級計劃》以航天七大系統作為切入點,基於元宇宙世界觀下的風元素進行了解構與重構;劉益紅團隊《仿生材料的「達芬奇密碼」》中褶紋冠蚌外殼結構啟發了仿生材料設計;蔡健《百鳥朝鳳系列》以當代「百鳥朝鳳」為精神內核,利用傳統與現代,理想與現實,實境與幻境的衝突切換,企圖以象徵或隱喻的手法開啟一個現實而又「可能的世界」。

CG繪畫作品《大鬧天宮》,整個場景定格在如來的手掌心中,細節豐富精彩,把大鬧天宮整個時間線故事濃縮到一張畫中。(茅建興 攝)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也第一次進入了官方展覽的序列:如屈非塬團隊的《基於AIGC的齊白石動態國畫藝術展》以齊白石的草蟲、花木、 禽鳥、水族等作品為素材,基於Stable Diffusion訓練生成數字影像,旨在展現創新與傳統的融合之美;劉鑫、吳靜遠的《編舞,建築,人工智能》構建了一個系統,以動作捕捉數據為主要輸入,結合一系列參數化形式運算和人工智能紋理,在抽象身體上與空間中生成不同層次的「皮膚」;曾真的《共書竹風》通過與人工智能協同設計的一套融合了漢字結構與竹枝竹葉形態特徵的竹風字體,構建虛實混合交互方式,引導大眾重溫書寫體驗。

交互藝術作品《描摹或共生:今日珍禽圖》,觀眾通過交互科技親手繪製屬於自己的珍禽飛鳥,與名作中的群鳥相映成輝。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體驗古今雅集的韻味。(茅建興 攝)

展覽同期舉辦以數字藝術為主題的六場研討會,教育與藝術界、數字藝術大展藝委會、行業及產業專家、各大專業院校嘉賓學者圍繞「數字藝術的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中國科幻的視覺開發」「與AI一起進化」「數字藝術與產業」等議題展開討論。

展覽將持續至6月3日。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