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周基利、義工何女士、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教授楊婉蘭、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蔣達。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倩 攝

幫人同時幫自己 教大研究揭「靜觀介入」勝現行方式

持續三年的疫情,令不少足不出戶的長者深感孤單。香港教育大學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對於孤獨感強烈的長者,接受心靈及感官的「靜觀介入」,或者帶動長者參與有意義活動的「積極行為介入」,較目前大部分社福機構採用的「友同行」、即通過對話與長者建立友誼,於介入後6個月呈報更低孤獨感,抑鬱和焦慮水平亦降低。在該研究中,介入者與被介入者均是長者,有出任介入者的義工長者說,從幫助他人中獲得滿足感,「那些長者的情緒得到紓緩,亦覺得我嘅工作有意義,孤獨感也減少了。」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教大研究團隊於2021年至2023年期間進行了一項行為介入研究,以評估如何透過心理學的行為介入方法,保護在疫症中的長者,減輕孤獨感及提升幸福感。是次研究由兩個隨機對照試驗組成,以兩類長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是義工長者及低收入獨居長者。兩者在參與研究之前均自評有顯著孤獨感。

研究團隊招募了375名有意參與義工的50歲至70歲獨居長者。義工組接受相關訓練工作坊培訓,包括為長者提供「靜觀介入」、「積極行為介入」以及「友同行」義工服務。

第二個隨機對照試驗則旨在研究「靜觀介入」、「積極行為介入」和「友同行」是否能夠有效降低低收入獨居長者的孤獨感。研究團隊招募1,151名65歲或以上、有孤獨感的低收入獨居長者接受義工提供的其中一種行為介入服務。

專家:助長者重質勝重量

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蔣達解釋,「靜觀介入」是通過溝通心靈和感官介入,旨在提升長者集中力及處之泰然能力的方式;「積極行為介入」是通過帶動長者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以改變其心態、行為的方式;「友同行」是透過對話與長者建立友誼的方式,該種方式亦是現時大部分社會機構採用幫助減低長者孤獨感的方式。

研究發現,接受「靜觀介入」和「積極行為介入」,比接受「友同行」的長者,於介入後6個月呈報更低孤獨感,抑鬱和焦慮水平亦降低。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教授周基利表示,採用「靜觀介入」和「積極行為介入」會用到更多社會資源,包括需要對義工進行培訓等,「但幫助長者紓緩情緒重質嘅重要性多於重量,採用相對較易實行的『友同行』雖然能夠接觸到很多長者,但有效性太低,結果是資源浪費。」

參與「靜觀介入」的長者義工何女士說,在幫助其他長者減低孤獨感的同時,也能夠幫助自己,「那些長者的情緒得到紓緩,我就覺得我所做的事有意義。」

72歲的曾婆婆是接受「積極行為介入」長者,她說,自與義工相處後,其孤獨感逐漸減少,「我自己一個人住,經常覺得很孤獨,在義工帶動下參與了一些活動,心態變得積極樂觀些。」

香港人口老化顯著,老年人口愈來愈多,社福機構的人手亦面臨不足的困境,故研究團隊建議,政府和相關機構可為有能力貢獻社會的長者提供多些服務的機會,例如義工等,令其在人手短缺的時刻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