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今日起至7月8日免費開放。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重點展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今起展出河南夏商周150套文物

河南省位處中國的中部平原,一直有中原、中州之稱,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與河南省文物局由今日起聯合推出「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讓香港觀眾免費入場參觀150件(套)文物,當中33件(套)為國家一級文物,是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旗艦項目之一,為中國通史系列展覽的首個展覽。當中必睇展品包括獸面乳丁紋銅方鼎、「王子午」鼎,以及罕見的整套「九鼎八簋九鬲」青銅禮器,「陶豬頭蓋」更反映古人的審美理念,以豬象徵財富。◆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展覽即日起至7月8日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免費開放,共展出由河南博物院及省內十多家文博機構借出的逾150件(套)文物。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伍志和表示,今次是中國通史系列展覽的起點,日後陸續會有其他朝代的活動推出,讓市民加深了解中華文化。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介紹,是次展覽名為「天地之中」,原因是古人的觀念中,以河南為核心的中原地區是天地的中心,而在夏、商、周三個朝代中,河南都是核心地位,因此今次展出了河南夏商周時期代表性文物的展覽,便以「天地之中」命名,入場者可通過文物了解中原地區早期的地位。

他重點介紹了幾個重點文物,首先是夏代文物「陶豬頭蓋」,以泥質灰陶製作,古人運用雕塑和刻畫等手法塑造,將整個蓋塑造成豬頭形狀,五官細部描繪得惟妙惟肖,還別出心裁將豬嘴放置於蓋項位置,頗有趣味。

張得水解釋,古人製造的裝飾品往往能反映當代人的審美理念,夏代時畜牧業發達。當時,豬是財富的象徵,例如黃山遺址發現有很多豬的下頜骨做陪葬,豬的下頜骨愈多,代表墓主人愈富有,地位也愈高。張得水續指,豬頭蓋出土於新砦遺址祭祀遺跡附近,沒有發現使用及磨損痕跡,因此推測為祭祀器具。

「獸娘」婦好象徵英勇善戰

張得水又介紹了今次展覽有展出婦好墓的一些出土文物,例如「婦好」圈足觥,整體獸形為鴞與虎結合,他解釋指鴞為貓頭鷹,貓頭鷹圖案在古代經常出現,是好戰的形象,而中原地區有虎出沒,是威猛、猛獸的形象 ,與婦好女將軍的身份、英勇善戰的形象相對應。

「九鼎八簋九鬲」昭示周代天子規格

青銅器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代表,今次展覽展出多個青銅器文物,包括國家一級文物獸面乳丁紋銅方鼎、「王子午」鼎,以及整套「九鼎八簋九鬲」青銅禮器最引人注目。張得水介紹,整套「九鼎八簋九鬲」青銅禮器代表天子規格,來自春秋時期,包括一組9件的蟠螭紋銅鼎、一組8件的竊曲紋銅簋,以及一組9件的夔龍紋銅鬲,今次可完整展示所有禮器相當難得。他表示,周公製造的整套典章制度,當中包括器用制度,是當時等級制度的表現,「不同的人,所用的青銅禮器規格都不一樣。」

張得水又介紹了這次展覽最重的文物——「王子午」鼎。他表示此為王子午所製造,特殊之處是鼎蓋及鼎身內有銘文,表達了對先祖的追思及自己施行德政於民的功績,希望子孫繼承和學習,而這些銘文為鳥狀體,刻畫寫得像鳥的形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