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信會永隆中學佛山姊妹學校及國情教育交流團來到中華文化傳承教育基地佛山南風古灶。敖敏輝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佛山報道)3月27日至28日,香港浸信會永隆中學佛山姊妹學校及國情教育交流團來到佛山,開展沉浸式訪問交流。港佛兩地的60多名中學生,在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同上一節課,在「陶都」石灣鎮親自動手製作陶瓷手工,在武館體驗功夫文化。

學校創新形式推出學生考察活動

香港去年推出公民科內地考察活動,令參團學生大開眼界,不少學校因應學生期待,紛紛「加碼」,推出「自選動作」,並創新考察活動方式和內容。由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工合空間牽線,浸信會永隆中學此次聯合剛剛締結姊妹學校關係的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共同啟動考察活動。

27日上午,考察團參觀去年9月投入使用的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現代化的校園設施,令永隆中學師生驚嘆不已。兩地的同學,更同上一節課,開放、輕鬆的課堂,讓來自香港同學們,改變了對內地教學環境的認識。永隆中學學生曾澤桂感受到,內地學校不單設施好,學習環境亦同樣輕鬆。

港生關樂晴製作的南獅頭像惟妙惟肖。敖敏輝攝

同學們又來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風古灶,這裏也是「南國陶都」佛山石灣鎮最具代表性的陶文化地標,也是大灣區重要的中華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同學們跟着製陶師傅,學習手工捏陶。港生關樂晴製作的南獅,惟妙惟肖,得到師傅和老師們的肯定。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佛山,也是第一次參加陶瓷主題活動,沒想到看起來不太起眼的陶瓷,也有這麼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實在博大精深。」關樂晴說。

浸信會永隆中學校長鄭繼霖表示,此次考察交流收穫大,給同學們帶來了不少啟發。敖敏輝攝

提升動手能力 拓展認知寬度和廣度

浸信會永隆中學校長鄭繼霖表示,近年來,香港學校有關國情教育的課程,受到學生歡迎。學校按照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自然聯繫」的原則,開展一系列創新探索,比如,邀請川劇變臉的師傅到學校表演,讓學生登上到港的「雪龍號」南極科考船。今次赴佛山交流考察,與姊妹學校同學們配對交流、製作傳統手工、與創業導師面對面等,是又一次有益的嘗試。

工合空間CEO葉興華表示,自己之所以到內地創業,就是源於20多年到北京的一次交流考察活動,認識了內地同伴,並通過邊學邊實踐拓展了人脈。希望未來推動更多香港各級學校的學生,到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提升他們的認知,拓展人生的寬度和廣度。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