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1日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的決策部署,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衞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強化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預製菜產業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明確預製菜範圍,不添加防腐劑

《通知》明確規範了預製菜範圍。預製菜也稱預製菜肴,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製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製、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製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籤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製後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不包括主食類食品,如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饅頭、糕點、肉夾饃、麵包、漢堡、三明治、披薩等。

預製菜產業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新興食品產業,呈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特點,其產業鏈條長、關聯廣、技術要求高,在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工業轉型、消費升級、創業就業等方面均有積極意義。但預製菜也面臨範圍泛化、標準不統一、產業政策扶持範圍不一致、群眾憂慮預製菜添加防腐劑等問題,監管工作面臨着新挑戰。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回應,規定預製菜不添加防腐劑主要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更高期待。預製菜作為廣大消費者的「一日三餐」,消費者在追求快捷便利美味的同時,對預製菜使用防腐劑十分關注。預製菜雖經過工業化預製,但仍屬於菜肴範疇,消費者在菜肴烹製過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劑,規定預製菜中不添加防腐劑更加符合消費者期待。

同時,兼顧產業實際,引領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食品添加劑「非必要不添加」「在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經逐步成為行業共識。預製菜通過冷凍、冷藏等貯存條件和殺菌後處理工藝,無使用防腐劑技術必要性。

此外,嚴守安全底線,符合預製菜風險管控要求。預製菜在生產、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對環境、溫度、濕度、光照等有較高要求,應當加強全鏈條食品安全風險管控,不同類別預製菜應嚴格符合相應的冷凍冷藏等條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

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嚴把原料關

《通知》要求研究制定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統籌制定嚴謹、統一的覆蓋預製菜生產加工、冷藏冷凍和冷鏈物流等環節的標準,明確規範預製菜食品安全要求。研究制定預製菜質量標準。推動研製預製菜術語、產品分類等質量標準,加強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銜接。鼓勵依法制定包括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與規程等內容的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

下一步,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主要有哪些舉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說,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立足市場監管崗位職責,強化預製菜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

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合理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督促企業強化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加強風險管控、嚴把原料關、嚴格食品添加劑使用,保障預製菜食品安全。

加強預製菜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食品原料、工藝等因素對預製菜實施分類許可,嚴格許可審查和現場核查,嚴把預製菜生產許可關口。

加強預製菜監督檢查。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重點檢查預製菜生產經營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貯藏運輸等。組織開展預製菜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使用預製菜要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

《通知》明確各有關部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按照預製菜原輔料、加工工藝、產品範圍、貯藏運輸、食用方式等要求從事預製菜生產經營活動。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製菜明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認為,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製菜明示,是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回應社會關切的重要舉措。《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目前消費者普遍關注餐飲環節預製菜使用情況,期待餐飲商家公示預製菜使用情況。

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的同時,還要優化預製菜供給,不斷提高消費者對預製菜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這就需要統籌推進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優質原料保障能力,保障農產品原料品質安全。提升關鍵技術創新研發水平,鼓勵研發關鍵共性技術。加快先進生產工藝裝備應用,提升關鍵工藝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流通效率。積極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支持地方推進預製菜產業集聚區建設。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