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體育傳媒「稿匠之友」聚首一堂。 作者供圖

李漢源

一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體育傳媒人聚首一堂春茗,這一班體育傳媒人「稿匠之友」曾經是記者,編輯,電台、電視台體育編導等,但現在絕大部分身份已是退休人士了。

聚首難免暢談體育話當年,席間談論的,屬於他們的那個年代可算是體育傳媒黃金時代,除了有超過20份報章每天大篇幅報道體育外,還有不少雜誌周報專門報道體育消息,筆者當年七十年代在學時期,每周末必然購買一份名為《星島體育》的小報,內容盡是報道每周香港及國際體壇消息,尤以報道香港足球更為詳盡,每篇報道都好幾千字,每位讀者都捧着小報細讀長文,津津樂道。當年電台經常直播足球賽事,耳熟能詳的足球評述員幫大家分析球賽,電視台除了直播多項體育賽事外,更在每周黃金時間內製作雜誌式體育節目,也是報道每周體壇消息,可想而知,當時香港體育文化氣氛相當濃厚,也因各傳媒合力宣傳體育效果,多宣傳多報道,普羅大眾就會感染接受,或者可以算是在香港體育傳媒歷史上小小地畫上一筆。

時至今日,從九十年代起,香港體壇有沒落跡象,尤以足球為甚,各傳媒開始放輕報道體育,加上目前傳媒生態,商業掛帥,有些更要求要有商業收益才報道體育,傳媒是商業運作,賺錢為先也無可厚非,但對整個城市的體育宣傳難免有一定影響。說到底,體育是資訊(Information)還是娛樂(Entertainment)呢?如是資訊的則代表公眾有權知道,而傳媒亦有義務發布的,但有更多的傳媒人則可能覺得體育並不是「資訊新聞」,更貼近是一種「娛樂新聞」,並不是人人都一定要知道的。有些傳媒老闆更在公司需要縮減資源時,第一步便向體育部開刀,雖然今時今日體育在傳媒中並不是主流派,被視為可有可無,又或者我們體育傳媒人作報道及製作體育節目時,未能吸引讀者及觀眾青睞,以致被率先放棄。

近年香港體壇成績理想,也加強了市民對體育的認識,正好藉此靠各界推動體育文化之認同,正如近期香港足球有好的表現,我們也應該利用這個契機推波助瀾,推動足球發展。

一班資深體育傳媒人,你一言我一語,希望能讓香港體育足球回復七八十年代的光輝的日子,但時移世易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舊的方式在今天也未必盡可適用,有不同種類的體育發展與體育傳媒是相輔相成的,如游泳、單車、劍擊、乒乓球、羽毛球等等有好成績,我們體育傳媒就有更豐富的內容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