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

近年來,「卡脖子」的現象在內地各領域十分嚴重,此舉對於內地經濟長遠健康發展影響重大。在此背景下,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在我看來,「專精特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解決這些「卡脖子」問題的利器。觀察到,在許多細分領域,內地一些「專精特新」企業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競爭優勢,有個別「專精特新」企業甚至已在行業內具有極強的話語權,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小巨人」。

事實上,「專精特新」企業有着十分清晰的企業畫像,市場投資者可以從以下三大方面進行有效識別。第一,從產業角度來講,「專精特新」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例如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產業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第二,從產業布局來看,「專精特新」企業大部分主要集中在長三角、東南沿海,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創新要素密集集聚的地區;第三,從產業作用來看,「專精特新」企業在「補短板」、「填空白」等方面發揮着關鍵性的支持作用,其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的貢獻日益凸顯。

需雙管齊下鼓勵創新

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搖籃。觀察到,「專精特新」更像是一種很長周期的行業大趨勢,即將來大部分細分產業都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生產力和科技力突破的重任,進而助力內地經濟和生產力實現全面提升。近年來,監管層十分支持這些能夠補短板的「專精特新」公司上市融資。在此背景下,未來或將會有更多的「專精特新」新股發行,此舉無疑會給A股市場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據了解,截至目前,內地已經培育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3萬餘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餘家。

在我看來,「專精特新」的靈魂就是創新,因此國家政策強調「專精特新」,就是要鼓勵企業創新,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眾所周知,創新是推動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鼓勵創新就是在推動內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在鼓勵企業創新方面,我認為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需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而促進創新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另一方面,則需要進一步強化人才政策吸引力,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但是目前來看,不少中小企業仍面臨創新不足、人才短缺的困難局面。

在我看來,國家有關部門公布「專精特新」認定標準後,相關「專精特新」企業有望可以直接得到三大利好。第一,可以獲得相關部門對企業提供的政策支持,從而減少企業的試錯成本,進而提升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等。第二,有助於緩解企業的融資難題,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進而助力企業發展。第三,有助於企業優先獲得政府的上市輔導,同時為其登陸資本市場「保駕護航」。觀察到,當前北京證券交易所已成為「專精特新」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未來「隱形巨人」和「單項冠軍」的重要孵化基地。

真金白銀支持企業融資

去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我認為,此舉為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創新、賦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專精特新」企業不僅需要上述政策支持,而且還需要在融資、技術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給予「真金白銀」的一系列支持。

觀察到,隨着近年來內地金融供給側改革走向縱深,「專精特新」企業融資等方面的問題已經得到部分紓解,但是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健全政策支持體系,以更好地服務「專精特新」企業。也就是說,只有徹底解決「專精特新」企業「融資難」等各項痛點,才能夠有望打造出實體經濟的又一「新引擎」,進而使內地廣大「專精特新」企業真正成為內地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以及創新驅動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總而言之,「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領域的「領頭羊」,也是推動內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解決好「專精特新」企業當下發展的痛點,就是在為內地資本市場乃至內地經濟穩健發展「護航」。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強國提速》。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