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龍少年演元帥。 作者供圖

潘明珠

甲辰龍年到來了,正是閱讀有關龍繪本的好時候。我在讀書會分享了最新版本《龍生九子》的繪本(徐萃文;武建華、張維彩繪圖),這是由中國民間傳說神話新編繪成的。

民間流傳「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究竟有何不同?

給孩子們分享故事前,我讓大家先看其中的繪圖,以引發他們的視覺感受、好奇心和想像力。

果然,這招很有效,有個男生摸着自己的恐龍匙扣,奇怪地問:「畫中的龍寶寶怎麼看來不像龍呢?」我請學生再細緻觀察,注意找找,是否龍的長子,到老幼九子,他們每一個都有一條龍尾巴?九子有9個不同相貌,他們誰最威風神通?還是每一個都各有自己的本領呢?

學生們像玩遊戲般,開心地找出來了。之後,我才讓大家慢慢認識龍子的名字和特點;此繪本的作者,巧妙地把龍子的稱呼變成排序,用了一些對仗句式,以類似打油詩的文字作描述,更易瑯瑯上口,在朗讀中更易認識各龍子的特點,如:「老大類龜喜負重、老二似鳥看得遠、老三吼聲震天響、老四像虎愛爭訟、老五腹大啥都吃、老六身長善引水、老七刀劍不離手、老八如獅定力足、老九銜環喜守門……」

這些龍的孩子,各有所長,但他們於發揮自己的能力時,也有運用錯誤之處;在成長的過程中,各自不斷學習,才能成才。此傳說故事對父母怎樣教養孩童有很大的啟示啊。中國人作為龍的傳人,要相信孩子,順應他們的脾性讓他們好好成長。最近喜遇我一個學生,他以前是我作文班的學生,個子小小的他,像變戲法般,時光機使他長成一翩翩好少年了;我開心又欣慰地見到他,於戲曲中心擔綱演出一個由100個少年兒童主演的大型粵劇《鐵馬金戈家國情》。

這個本地龍的孩子,他的成長和學習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例子。那天總綵排,我專程去看他,一眼就把他認出來了,因我這個好學生,他演大元帥,他母親正是順着兒子的喜好及性格,延伸所學、展其所長,他自幼通過刻苦的鍛煉及豐富的體驗,終開竅悟道,難怪擔正大旗,值得讚許。無論閱讀繪本、登台演戲,認識龍文化乃我輩作為龍的傳人的美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