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的部署要求,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1月12日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多家中資商業銀行近日緊密部署,推動房地產項目融資落地。有內地媒體指,四大國有銀行及多家股份制銀行相繼發布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相關工作進展和成效。其中,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光大銀行已審批的項目涉及金額經已7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

建行對接逾2000個項目

春節假日期間,銀行仍在抓緊進行有關工作。上海證券報報道,建行2月13日表示,自1月底收到首批名單以來,已對接項目2,000多個,已審批近百個,已審批待投放金額200多億元。建行北京、福建、安徽、河南等分行已實現5個項目投放,金額近30億元。

中國銀行表示,該行已成立工作專班,從提供支持政策、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等方面出台15條具體措施,至2月12日已推進超過110個項目審批工作,合計金額約550億元。其中,已審批完成項目75個,合計金額近400億元。

農業銀行也表示,自1月26日金融監管總局專題會議以來,新審批項目超過10個,審批貸款近50億元。貸款項目主體中,民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佔比超過80%,項目類型以滿足剛需和改善型需求住宅為主。而截至2月8日,工商銀行已對接2,000餘個項目,並率先實現對多個城市多個項目的貸款投放,既包括國有房企,也包括民營房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

民企佔農行貸款主體逾80%

股份制銀行也紛紛出手,截至2月7日,光大銀行已有29家分行對接當地協調機制小組並取得房地產項目「白名單」,批覆項目20個,授信金額107.5億元。截至2月9日,中信銀行共獲取協調機制推送項目872個。

另外,興業銀行13日印發《興業銀行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行動方案》,制定六個方面、十六條舉措,推動城市房地產協調機制工作加快落地見效。上海銀行也發布「3個細化」,在迅速組織推進上細化,在加強金融支持上細化,加強房地產融資項目分類管理,按「一項目一策」落實到位。

業內專家表示,伴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將得到更為有效的滿足,從而有效防範在建項目逾期交付,維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進而能夠緩解購房者疑慮,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對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