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已經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小狸每天只刷一次朋友圈了。就是每天早上的一個固定時段,恰好有8分鐘空閒。如果又恰好沒有要回的信息和郵件,沒有被吸引的新聞推送,也沒有需要查閱的資料,那小狸就會用這8分鐘去刷一下微信朋友圈。而積累了整整24小時的朋友圈,用8分鐘刷綽綽有餘,而且愈來愈有餘——因為除了打廣告的和造人設的,已基本沒有什麼其他內容,那些不帶目的、單純分享生活或思想的帖子已屈指可數,幾百人的通訊錄,刷不出五六條。回想10年前微信朋友圈功能剛上線時的盛況,每個人早上都能刷出「皇上批折子」的錯覺,真是恍如隔世。而這些消失在朋友圈的人,被稱作「電子消亡」。

事實證明,和小狸感受類似的大有人在,因為有關「電子消亡」的話題正不斷衝上熱搜。在海量的回覆中,有着海量的同質留言:「不發也不看(朋友圈)」。騰訊去年3月的財報顯示,微信小程序和視頻號的使用時長都超過了朋友圈。而這個數據卻很可能並不是小程序和視頻號多麼火爆,而是人們刷朋友圈太少。

那曾經輝煌如盛唐的朋友圈,怎麼就蕭條了呢?因為什麼都想要。

最早的微信,是秉持「小而美」原則的,主張「不給用戶造成負擔」。那時的功能只有即時通訊,也是微信的核心功能和「初心」。那時的微信,很像WhatsApp,屬於通訊軟件,而不是社交平台。2012年,微信朋友圈上線,得益於彼時的「朋友」還是真朋友,朋友圈的私密性又極高,大家發朋友圈就像開內部派對,有趣又安心。這個時期的微信,還屬於私領域。

但在那之後,微信開始不斷附加各種功能,並以龐大體量迅速形成壟斷。會議、傳輸、支付、視頻號、公眾號、微商、小程序、讀書等等,滲透進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於是,人人都生長在微信上,人人都有一萬種需要去互加微信。與此同時,我們的文化向來在公私領域的界限上十分模糊,相關意識更加薄弱。這就導致無論是誰——領導、同事、客戶、小時工、快遞員、外賣小哥、代購、保險經紀、飯局上沒說過3句話的人、朋友的朋友,甚至是素未謀面的博主、粉絲、百人大群裏加上的人……都可能出現在好友列表裏。而夜深人靜時的emo,又為什麼要讓這些並沒有那麼熟悉,甚至是敵是友都不確定的人掌握呢?

說白了,朋友圈的屬性是私密,而微信的「陌生人」社交功能愈強大,朋友圈的電子消亡就會愈多。這也是為什麼,Facebook擁有29億月活用戶,其附屬的即時通訊軟件Messenger卻只有不到10億用戶。而真正堅持小而美,在「溝通」功能上一條道走到黑的WhatsApp,如今在全球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24億。

公是公私是私,你是你我是我,如果混為一談,我就閉嘴。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