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香港今年首項國際體壇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上周末已經跑完,參與的跑手數量,比上一屆整整翻了一倍,名額從3.7萬人增加到了7.4萬人,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從賽後的成績來看,僅本地跑手中,便有446人在3小時30分之內跑完了全馬,贏得了1萬港元獎金,這個數字也比上屆的218人多出了一倍。令人遺憾的是,有一位年僅30歲的男性跑手,完成半馬賽程後,搭乘港鐵返回時突然暈倒在天后站,最終不治離世。翻看主辦方公布的數據,這次比賽中,有842名跑手受傷,其中大部分是擦傷、扭傷或其他不適,有39人甚至需要送院治理。

跑步本為健身,如果反倒招致身體受損,實在有些不值。雖然從未參加過任何競賽性質的馬拉松賽事,但作為一個喜歡跑步,且戶外跑齡近十年的跑手,我還是有一些實用的跑步體會,可以發出來分享。總結起來就兩句話:跑前熱身,跑後拉伸,跑中呼吸平穩。速度不重要,跑鞋很重要。

跑前熱身說起來簡單,但也最容易被初跑者忽略。跑步並非拔腿就跑,尤其是戶外的長距離跑步,跑前的熱身運動一點都不能敷衍。我習慣的做法,是跑步前在瑜伽墊上完成兩項運動。一項是空中蹬單車,操作起來很簡單,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臂緊貼地面,雙腿交替屈伸,像是在蹬一輛單車,動作緩慢,幅度到位,每組200個即可,做4組。另一項是仰臥交替抬腿手觸腳。就是平躺在瑜伽墊上,保持背部貼地,用腹部發力帶動一條腿抬高到與地面垂直,然後伸出與之相對的手臂向前觸摸空中的腳尖。簡而言之,抬高左腿,伸右手去摸左腳尖,抬高右腿,伸左手去摸右腳尖,每組60個,也做4組。這兩項熱身運動完成,肩背微微有發汗的感覺,腰腹、小腿、大腿、手臂、脖頸就都全部活動到位,可輕裝上陣出門跑步了。

跑中呼吸平穩,對初跑者來說有點困難,需要逐漸調試和練習,但有一點切記,跑步當中切忌跑跑走走、跑跑停停,始終不能掌握一個適合自身的跑步節奏。我的經驗是從起跑開始,到跑步結束,即便是途中要等紅綠燈、爬坡、避讓行人,都要保持平穩跑步節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因應路況放慢速度,甚至是原地跑,但不要輕易停下來或變成步行,以免打破跑的節奏。稍微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從中掌握符合自身體能的呼吸節奏,不喘也不累。

跑後拉伸,相對簡單多了。跑步結束後,找一處有欄杆的地方,勾住腳尖進行腿部拉伸,每組30個,也做4組。做完之後,腰腿都有微微的酸脹感,晚上睡覺前再熱水泡一個腳,第二天一點疲乏感都不會留下。

奧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對於普通的跑步愛好者,以及希望通過跑步改善體能的人而言,跑步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今年渣馬10公里挑戰賽冠軍的成績是36分47秒,這是運動員級別的水準。普通的成年人1個小時跑10到12公里,已算是不錯的成績。我自己10公里跑,最快紀錄47分左右。相較於跑速,我更注重跑鞋是否合腳,跑鞋的設計是否符合人體力學。畢竟,孤獨漫長的路上,一雙匹配舒適的跑鞋,不亞於蒼鷹飛躍山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