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寒林平野圖》。 作者供圖

梁君度

五代宋初畫家李成(919年-967年)字咸熙,號營丘,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李成與董源、范寬並稱「北宋三大家」。李成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以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蜚聲畫壇。他的畫法簡練,氣象蕭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如捲動的雲,後人稱此法為「捲雲皴」;畫寒林,他創「蟹爪」法。此法對北宋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

捲雲皴也稱為雲頭皴。其特點是皴線向內捲曲,運筆以弧線為主,中側鋒並用,屈曲迂迴,向中心環抱,有雲頭勾捲之勢。用捲雲皴畫法畫山石,曲線需要掌握不同的提按力度和速度,以及筆觸的靈活運用,才能創造出具有層次感和立體感的雲朵形態。

用捲雲皴繪畫時,畫家可以運用不同的技法,如直皴、彎皴、交錯皴等來創造出不同形狀和質感的雲朵。通過筆法和墨色深淺的變化,可以表現出雲朵的輕盈、濃密、遠近等效果,從而讓觀者感受山石如雲朵的飄逸和自然之美,為作品增添神秘、浪漫色彩和詩意。米芾形容李成的畫「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

李成描繪寒林中的樹木和枝葉的「蟹爪」法,得名於其獨特的筆觸形態似螃蟹的爪子。畫家先以中粗毛筆勾勒出樹幹和枝幹的輪廓,然後用細毛筆快速逐節繪製出枝葉的紋理和形態。筆觸的起承轉合和力度的變化,使得畫面呈現出樹木枝幹的紛繁交錯和枝葉的繁茂生動。

畫家用蟹爪法繪畫時需掌握不同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筆觸的起伏和曲線,以創造出具有生動感和立體感的樹木形態。通過運用不同的墨色和筆法,可以表現出樹木的質感和層次。蟹爪法常用於山水畫中的寒林描繪,營造出一種寒冷、凜冽的氛圍。這種技法為畫家提供了一種表現寒林景象的有效手段。

「捲雲皴」和「蟹爪」法是李成畫寒林的兩種主要技法,其作品《寒林平野圖》、《讀碑窠石圖》、《晴巒蕭寺圖》、《寒林騎驢圖》、《群峰霽雪圖》都具有深厚的藝術內涵和獨特風格,深受後人的喜愛和讚賞。可惜的是,這些作品多流失海外,我們很難有機會欣賞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