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前集》第51條、清刻本《菜根譚·概論》曰: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

譯文

在政治清明的時代,為人處事要方正;在動盪 不安的時代,為人處事要圓通;在衰亂昏暗的末世,應當方正與圓通並用。對待善良的人,應當寬厚;對待邪惡的人,應當嚴厲;對待庸碌平凡的人,則應寬厚與嚴厲並施。

註釋

(1)治世:和平安定之盛世。

(2)方:謂品行方正、正直。

(3)亂世:混亂無序、動盪不安之世,與「治世」相對。

(4)圓:圓通,靈活。

(5)叔季之世:指政治衰亂,即將國破家亡之世。古人以「伯」、「仲」、「叔」、「季」排列長幼順序,「叔」、「季」排序較後,故此代指末世。《魏書·釋老志》:「叔季之世,闇君亂主,莫不眩焉。」

(6)庸眾:平庸的大眾。《荀子·修身》:「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楊倞註:「庸,凡庸;眾,眾人。」

本篇《菜根譚》的主題,簡而述之,即是「因時制宜」。此一道理,源於《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蓋陰陽各有利弊,孰吉孰凶,需視乎時勢而論,故《繫辭傳》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說明世間萬事萬物皆相對而論,隨時變化,向無絕對可言。

動靜不失其時為上策

其中,《周易》的〈艮〉卦為山,象徵靜止;〈震〉卦為雷,象徵震動。待人處事,到底用〈艮〉還是〈震〉的道理為佳?一方面,止定不動,代表謹慎與冷靜,固有其利處,故《禮記·大學》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孫子兵法·軍爭》謂行軍作戰宜「以分合為變」,當中亦有「不動如山」之兵法。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味靜止不動,等於守株待兔,也絕非好事。因此,《彖傳·艮卦》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說明行止有時,能動靜皆不失其時,方為上策。同理,待人處世,亦無一本通書活到老之理,務須方圓自在,寬嚴得宜。

《周易》的陰與陽,代表傳統文化的道家與儒家,兩家學說雖稍有異,惟其本質皆主張做人需要圓通權變,靈活應對。就道家言,《老子》好以水的多變性比喻天道,如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說明上德者應當效法水的善性,做到「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辦事要像水那樣,安定無為,順勢圓通;行動要像水那樣,與時遷徙,應物變化,不能只偏執於一端。

至於儒家,孔子以「因材施教」聞名,不同學生即使問同一題目,他往往也會因應學生本身的個性特點,列舉不同例子回應。孔子對不同學生的態度,也會因其自身學習態度而略有差異,有的循循善誘,有的嚴加斥責。這種教育方法,本身亦體現上引《菜根譚》的思想。後來,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君子凡事要唯義所從,問心無愧,先求做好自身,有能力再推己及人,故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儒、道兩家的思想,雖然都講求權變圓通,但亦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態度。此一差異,可從《楚辭·漁父》中略窺一斑。文中,漁父勸屈原要與世俗同流,不必獨醒高舉,屈原則表明自己志趣高遠,寧願投水自沉,也不肯玷污己身清白,同流合污。

漁父不分清濁、不辨醒醉的主張,與《老子》「和光同塵」的道家思想相類,相對屈原偏向儒家的堅強不撓精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漁父留下一首《滄浪歌》後,就轉身離去了。

在這兩種不同思想與態度中,我們的取向又是如何?何者相對合適呢?恐怕將言人人殊,永無定論,大概就如《菜根譚》所言,要兼而取用、方圓自在、寬嚴得宜吧?

謝向榮教授(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