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程師學會建議市民可透過「望、聞、問、切」四招自行檢測單位滲水現象。左二為李志康、左三為余偉沛。 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檢測滲水的工具。 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香港工程師學會倡設專案經理制度 推廣新測試技術

颶風「蘇拉」日前襲港,造成多區塌樹水浸,不少大廈出現漏水情況。香港工程師學會昨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樓宇滲漏水是困擾不少業主和居民的問題,常見於欠缺適當保養所致,甚至已反映樓宇結構潛在問題,若不理會或加劇影響樓宇結構安全。學會引述香港特區政府數字顯示,隨着樓宇急速老化,2021年全年共接獲逾4.3萬宗滲水報告,較2010年急增68%。學會建議市民可透過「望、聞、問、切」四招自行檢測單位滲水情況,即觀察滲水位置、水濕程度及顏色;嗅出發霉或臭味;以及利用簡易測試方法等(見表)嘗試找出滲水源頭。學會建議特區政府設立專案經理制度、加強對顧問公司的監察,並推廣及鼓勵使用新技術測試方法以處理滲水問題,長遠則應設立主導滲水事宜的部門,同時研究立法以加強處理部門的效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根據由屋宇署及食環署聯合組成的滲水辦的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1年間,每年接獲約3.4萬宗至4.3萬宗滲水報告。接獲報告後,每年約13,800宗至21,000宗個案基於濕度少於35%的準則、顯示滲水情況已經停止,以及投訴人撤回等原因而不予以進一步跟進。

滲水成因分裝備與結構兩類

工程師學會屋宇裝備分部主席余偉沛指出,滲水的成因主要分為屋宇裝備及樓宇結構問題兩類,前者主要是樓上、毗鄰或本身單位的喉管、閘掣出現損毀、生銹、阻塞而造成,也可以是污水或雨水系統老化所致;後者主要是長期受水氣侵襲、石屎天然老化或防水塗層受破壞造成。

他建議市民可通過「望、聞、問、切」自行檢測滲水情況。「望」即觀察滲水位置、水濕程度及顏色;「聞」即嗅出是否有發霉或臭味,如氣味濃烈可能涉及污水渠;「問」即詢問滲水出現的時間;「切」則是透過簡易測試方法,初步檢查滲水,例如到五金舖購買色水測試紙,使用有顏色的水注入或潑灑洗手盆、坐廁、地台去水口、淋浴間或浴室周邊等有懷疑的地方,「再簡單一點可以關掉所有水龍頭並留意水錶數值於30分鐘後的變化,如果數值仍有增加,顯示很大機會是單位內出現滲水問題。」

籲水務署納入滲水辦

除傳統的檢查技術外,還可利用微波濕度測定儀、紅外線熱成像分析、航拍外牆偵測等先進技術,以幫助檢測隱藏的滲漏問題,「例如紅外線可直接照射天花以檢視水路是否由上層單位滲透下來。」余偉沛表示,政府先前報告顯示新技術的成功率達76%,而傳統色水測試僅約30%。

他表示,如發現滲水問題並非源於自身單位,市民應首先向大廈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求助,之後再與懷疑滲水單位的住戶商討,要求協助檢驗以找出滲水原因及進行維修工程。若無法與有關住戶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可致電1823向滲水辦求助。

余偉沛提到,很多時滲水是出於供水問題而非污水問題,故希望政府考慮將水務署納入滲水辦,令轉介個案更恒常化,加快介入調查案件。對於濕度低於35%的個案,滲水辦會終止調查,他建議應一併考慮現場其他環境因素。

中長期宜設主導部門

工程師學會會長李志康表示,有見近年滲水個案持續上升,學會建議政府設立專案經理制度、加強對顧問公司的監察,並推廣及鼓勵新技術測試方法以作為短期措施。中、長期而言,政府應增撥資源以採取更有效行動清理積壓個案、檢討和改善業務流程並設立主導部門,同時研究立法以加強處理部門的效能。

自測滲水簡易法

◆望:觀察滲水位置、水濕程度及顏色

◆聞:嗅出發霉或出現臭味

◆問:詢問滲水出現的時間(全日、間歇性、特別天氣情況)

◆切:即透過簡易測試方法,初步檢查滲水

‧色水測試:使用有顏色的水注入/潑灑有懷疑的地方,如洗手盆、坐廁、地台去水口、淋浴間或浴室周邊

‧流量測試:關掉所有水龍頭並留意水錶讀數變化

‧反向壓力測試:關掉或開啟單位總掣或水龍頭以測試

資料來源:香港工程師學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