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駿 全國青聯委員 青年民建聯副主席

2021年4月,日本政府作出了一項具有重大爭議性的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的超過130萬立方米的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這個決定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議論,特別是在日本的周邊國家,如中國和韓國,這些國家對日本的決定表達了強烈的擔憂和反對,認為這一行為嚴重威脅了區域海洋環境的安全和可持續性。但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反而加快福島核污水排放步伐,據報道日方最快將從本月起開始排放所謂「經處理」的核污水。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核污染是一種長期、範圍廣泛且難以消除的污染。福島核電廠的核污水也不是一般核電廠所產生的冷卻廢水,因為一般核電廠運行的污水不會直接接觸機芯燃料棒,但福島核洩漏後產生的污水有機會是滲入機芯的地下水或者本來抽取來冷卻機組的海水,當中含有多種「超鈾」放射性物質,例如「鈈」、「鍶」等等。它不僅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傷害,而且可能影響到人體健康,特別是對海洋食品鏈的影響尤為嚴重。所以日本將核污水排海的行為,是嚴重違反了國際環保和海洋法的相關規定。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每個國家都有義務保護海洋環境,並防止海洋污染。日本的這一行為明顯違反了這一原則,破壞了國際社會對海洋環境保護的共識和努力。因此,日本政府的這一決定不僅無視了輻射污染的長期影響,也無視了國際社會對此事的強烈反對和關切。

再者,日本政府在作出這一決定時聲稱這些核污水是經過「先進液體處理系統」,並且「可供飲用」。筆者不禁想起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的那句回應:「如果有人認為福島核污染水可以飲用、可以游泳,我們建議日方把核污染水好好利用起來,供這些人飲用或游泳,而不是排進大海,讓國際社會擔憂。」論語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日本未充分諮詢與其有海洋邊界的鄰國,並未充分考慮到他們的關切和利益,這種一意孤行的行為不僅破壞了區域內的國際關係,也違反了國際社會的公正和公平原則。

香港特區政府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面對這一情況,為了市民的健康和安全,擴大對日本進口食品的管制範圍,禁止來自更多縣份的海產進口,並希望透過向日本當局施以經濟壓力,迫使日本政府應該採取更加負責任和開放透明的態度,與國際社會共同面對和解決福島核污水的問題。特區政府已表示,一旦日本開始排放核污水,特區政府會採取行動,將現有禁止海產品進口的範圍再擴大,並對海產品進行徹底輻射檢測。

日本作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家,應該承擔起對全球環境保護的責任,不應該為了短期的方便和利益,而置全球的環境安全和人類的健康於不顧。核能事故的處理和後果管理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需要全球的努力和合作。面對這種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的行為,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都應該站在保護地球家園、維護區域和全球環境安全的立場上,共同反對任何形式的核污染。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也呼籲國際社會和有關組織對日本的這一行為進行公正的評價,並採取必要的行動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全球各國一道,共同解決這一重大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