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許多小學生成為紀念館和平宣講小使者。(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賀鵬飛)「我還會在Facebook、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平台介紹南京大屠殺歷史,分享在紀念館的所見所聞,讓南京記憶成為世界記憶,我很自豪。」4月1日,「紫金花開——紫金草志願者分享交流會暨紫金草文化傳播使者授牌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平廣場舉行。精通中、英、法等多國語言的東南大學留學生Imma表示,和平是美好生活的基礎,回國後將與同齡人分享這裏的美好,共同建設和平。

當天,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為東南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南京郵電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雷丁學院、河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碼藝術學院等10餘所高校授牌,並啟動館校共建國際志願服務項目。

如今,紀念館匯聚了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位紫金草國際志願者,這支國際志願者隊伍還在不斷壯大。未來,將有越來越多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外國青年參與紀念館志願活動,傳遞和平願景,為推動南京記憶成為世界記憶貢獻力量。

來自巴基斯坦的志願者Chaman Gul說:「巴基斯坦民間有一句俗語『比喜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比蜂蜜甜』,這是巴基斯坦民間對於中巴友誼的形象比喻。我希望所有的國際志願者能夠團結起來,共同傳播歷史,傳播和平,讓世界更加美好。」

紀念館匯聚了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位紫金草國際志願者。(受訪者供圖)

著名作家、矛盾文學獎獲得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蘇童,著名翻譯家、南京大學教授黃葒,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外教Chaman Gul當天也成為紫金草文化傳播使者,他們將在各自領域為南京發聲,為和平發聲。

蘇童教授在活動中表示,志願者是最高尚的職業之一,紫金草志願者身上的紫色代表着傷痛記憶,更代表着和平與美好。他說:「很榮幸加入紀念館志願者這支隊伍。和平是美好的願景,我經常想像滿天的和平鴿,希望我們都能發出如同和平鴿一般代表美好與和平的哨音。」

「古城牆下的二月蘭,朱雀橋邊的野草花,當紅梅遭淩辱、雪松被虐殺,是你,不屈的根須,托起寒夜裏墜落的星光……」在和平廣場,一群來自芳草園小學的和平宣講小使者抑揚頓挫地朗誦著名詩人馮亦同撰寫的詩歌《紫金花》。作為紫金草志願者中最年輕的團體,這群來自南京市多所小學平均年齡10歲的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在紀念館進行紅色文化宣講,用稚嫩的童聲讓一個個歷史故事「聲」入人心。

許多芳草園小學的孩子們成為紀念館和平宣講小使者,他們多次參加紀念館舉行的儀式化教育活動。芳草園小學教師劉亞男說:「我們通過朗誦、合唱等方式,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對和平的祈願。同時,師生們還組建了志願講解隊,我們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強烈的使命感、價值感和自豪感,更讓孩子們知道責任、價值與擔當。」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