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和鳥》是米羅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
◆胡安·米羅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煙火》
◆《燒毀的畫布(一)》
◆展館設計帶鏤空元素,呼應米羅的作品風格。
◆胡安·米羅基金會總館長Marko Daniel博士(中)與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右)及香港藝術館館長(學習及國際項目)羅欣欣正在介紹展覽內容。
◆《鳥在盛開的手指上築巢》
◆左為《繪畫》,右為米羅為《繪畫》所作的拼貼草圖。
◆《詩歌(三)》

相較於畢加索和達利,同列為「西班牙現代藝術三傑」之一的胡安·米羅(Joan Miró)沒有那麼聲名顯赫,他的筆觸同樣率性大膽,藝術語言卻更加「語焉不詳」,但無阻他作為二十世紀抽象大師而名留青史。香港藝術館近日展出米羅大型回顧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米羅的詩想日常」,米羅基金會將94件展品首次帶來香港,為香港觀眾提供了一個欣賞米羅作品的切入視角:繪畫,即是詩歌。◆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今次展品逾八成是首次登陸亞洲,當中11件更是首次外借,包含了米羅從1929年至他80歲高齡時的一眾作品,儘管抽象,但米羅創作追求一以貫之,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他一直熱衷於演繹日常物品及發掘他們內在的詩情畫意。香港藝術館館長(學習及國際項目)羅欣欣表示:「希望觀眾可以去發現米羅作品的詩意表現以及作品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其實這兩點,在米羅的每一件作品中都可以找到。」

創作媒材「物盡其用」

米羅顛覆了傳統藝術創作的規條,酷愛使用不尋常的載體和材料進行創作。木材、硬紙板、砂紙、黃銅板等各種物料,都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他根據不同材料的質感塑造形狀,營造張力,在青銅雕塑作品中將毫不相關的物件結合起來,產生視覺衝擊,也構成他獨特的視覺語言。彩繪青銅《女人和鳥》,就是由板凳、帽子等日常小物件拼成,《人物(帶雨傘)》則是用木頭、乾葉及雨傘製成,《月亮前的女人》是以帽盒的卡紙做成。這些作品,相信可以延展觀眾對於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的想像,也從藝術家打破的界限、創意的空間中,感受藝術的魅力所在。

米羅也透過剪貼報章和讀物上的廣告,為一系列共18幅繪畫作品製作拼貼草圖。他常常把一些圖片剪下,拼成看似是生物的形體再塗上顏色,最後變為一幅抽象畫作。米羅曾說:「在拼貼完成之後,我以此為繪畫創作的起點。我並非在複製這些拼貼,我只是讓他們為我提供不同形狀的靈感。」展覽中可以見到他1933年的作品《繪畫》,以及為這幅作品所做的拼貼草圖。觀眾從此中可以清晰看到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以及他的想像是由何而來。

獨特的個人視覺語言

女人和鳥以及天體,是米羅重點創作母題,對此,胡安·米羅基金會總館長Marko Daniel博士解釋:「早期他的作品都是源於農場,如大自然、鄉間及動物,之後他開始簡化藝術語言,形成自己的語彙,在他後期的作品中,每種簡單的元素都有其固定的代指,比如用藍色圓圈象徵月亮,數根線條代表頭或髮絲,這些元素都根植於他的個人創作經驗。」他指《詩歌(三)》最能代表米羅「不將繪畫與詩歌加以區分」的理念,畫布的空白、模板噴印的字幕、以及藝術家黑色、流動的筆觸,展現出一種書法的意念,背後是無窮的想像空間。

另一幅值得關注的展品,是米羅80歲時創作的三聯屏作品《煙火》。從1960年代起,他受美國抽象表現藝術家的影響,開始以越來越大的尺幅進行創作,但由於保存的數量不多以及運輸問題,這些作品很少借出展覽,今次香港觀眾得以一見,機會實屬罕有。米羅在創作這幅作品時,是站在地面上將一桶一罐的顏料向上潑上畫布,或將塗有顏料的球扔到畫布表面,再用掃把刷子創作,氣勢磅礴的煙火便由此誕生,如此消耗體力的創作,很難想像是藝術家晚年的創作日常。

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米羅的詩想日常

展期:即日起至6月28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2樓專題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