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最新發布,1月內地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4.9萬億元,創歷史紀錄。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伴隨經濟快速修復,今年1月信貸出現井噴。人民銀行最新發布,1月內地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4.9萬億元,創歷史紀錄,同比多增9,22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12月的1.31萬億元大幅反彈。專家指出,1月企業信貸需求大幅回升,但仍對沖不了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的緊縮效應,反映微觀主體信心仍然不足,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是今年經濟修復的壓艙石。

從信貸結構看,企業大幅增加信貸,1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同比多增1.4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3.5萬億元;與此同時,居民部門貸款增加2,572億元,同比少增5,800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2,231億元,同比少增約5,200億元。

社融規模增量5.98萬億

數據顯示,今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98萬億元,同比少1,959億元,但較去年12月的1.3萬億大幅增長,為過去一年來新高。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93萬億元,同比多增7,308億元。不過,企業信用債市場低迷外加春節因素,企業債券淨融資同比少增4,352億元,政府債少增1,886億元。

M2增12.6% 2016年來最高

此外,1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為2016年以來新高;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個和8.6個百分點,反映企業經營和投資活動進一步修復。

人民幣存款繼續大幅增長,1月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7,155億元。

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長,佔全部新增貸款七成;居民信貸則持續疲軟,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均同比少增。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分析指出,本着早投放早收益的原則,1月歷來是信貸投放高峰。

企業貸款需求續改善

此外,今年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繼續改善,或受政策支持和基建發力等因素影響。今年專項債發行節奏繼續前置,超過去年同期,基建的配套融資需求繼續對年初企業中長期貸款形成支撐。製造業方面,政策繼續發力疊加今年企業預期快速修復,企業內生融資需求開始回升。與此同時,今年1月逢春節假期,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明顯回暖,購房購車等消費偏弱,居民部門去槓桿趨勢仍在繼續。

居民新增貸款仍疲弱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製造業和基建領域信貸需求擴張抵消了房地產企業信貸融資低迷表現,居民新增貸款疲弱,主要由於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收縮幅度擴大,反映樓市銷售低迷。

市場預期,穩經濟政策發力下,企業預期好轉信貸需求回升,居民在消費端及地產端的擴表則是去年經濟修復的「壓艙石」及社融增速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