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珠區部分區域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圖為管控解除後,海珠區市民在菜市場買菜。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14日舉行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13日全天,廣州新增4,065宗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這是本輪疫情以來廣州單日新增首次突破4,000宗。據廣州市衞健委負責人介紹,目前,海珠區部分工地、學校出現聚集性疫情,而番禺區陽性個案軌跡涉及廣州南站等多個人員密集場所,社區傳播風險高。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社會面陽性個案增長勢頭得到遏制,而在「一區一策」政策下,疫情最嚴重的海珠區,部分區域公共交通恢復,市民可以跨區活動。

部分工地學校出現聚集性疫情

廣州市衞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介紹,13日廣州新增感染者中,99%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其中,海珠區新增3,712宗,新發病例仍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康鷺片區周邊區域仍有疫情滲漏,華洲街龍潭、南洲街大塘高風險區疫情仍在繼續。區內部分工地、學校出現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番禺區疫情上升趨勢轉緩,管控區域內的大石街、鍾村街仍有新增個案,管控區域外有散發陽性個案報告,軌跡涉及市場、地鐵、火車南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社區傳播風險高。另外,荔灣區、白雲區疫情趨緩。

張屹表示,連日來,在廣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廣州社會面陽性個案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相關區按照「條件成熟一個解封一個」的原則,及時對部分區域進行了降級、解封,動態調整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海珠區部分區域地鐵、公交恢復運營,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越秀區六榕街、華樂街、洪橋街等街道部分區域在應急處置後解除臨時管控。

海珠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珠區落實分級分類、精準防控的要求,對疫情形勢比較穩定的區域,調整社會面防控措施,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供銷系統高效配送物資

對於生活物資保障,廣州各地亦多管齊下。剛剛於今年10月28日揭牌的廣州黃埔供銷助農綜合服務平台暨廣州埔供優選配送服務有限公司,可提供生鮮食材、米糧、油副食品等單品超過2,000種,網點和配送平台可提供2,000平方米的存儲空間和100平方米的冷庫儲存,一次儲存的生活物資可保障5,000人次糧油供應不低於7天,蔬菜類供應不低於3天。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配送中心是按需配貨,在接到區供銷社的補貨需求時,就馬上從對接的貨源地調貨,經過檢驗、分揀和加工,立即分發運往各服務網點。比如從河源調配蔬菜,從調貨到送達有補貨需求的服務網點,最快只需要半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