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舉進軍歐洲市佔率達1/20 蔚來比亞迪擬設廠

中國的電動車近年發展迅速,不少汽車還遠銷海外。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中國已有十多個汽車品牌正憑藉優質電動車進軍歐洲市場,單是今年上半年,歐洲每銷售20輛電動車,就有一輛屬於中資品牌。業界估計,隨着歐洲市場更重視環保,對電動車需求漸增,中國車企將在未來10年重塑歐洲汽車業格局。

在上周舉行的巴黎車展,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和長城汽車均有參展。報道指出,長城旗下品牌長城歐拉計劃以售價3萬英鎊(約27萬港元)的「歐拉好貓」車型打入低端市場,主打豪華型SUV的「魏牌」則以高端市場為目標。長城汽車歐洲區域總裁孟祥軍表示,該公司會致力在數量上取勝,「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進入歐洲市場。」

比亞迪避開供應鏈風險

比亞迪也計劃在歐洲推出3款新車。現時除車胎和玻璃外,所有比亞迪汽車的零部件均由公司自行生產,降低其陷入供應鏈樽頸的風險。比亞迪負責擴展歐洲市場的負責人舒酉星稱,公司未設定銷售目標,「政治形勢、市場競爭、能源價格上漲都沒有關係,我們相信客戶滿意度是幫助我們開展業務的核心。」

早在1990年代,日本及韓國汽車品牌便陸續進軍歐洲,中國汽車品牌則因為車輛質素尚有差距,遲遲未能打開海外市場。獨立汽車分析師施密特形容,中國企業如今對電動車滿懷信心,加上歐洲車企近年料會盡可能銷售利潤更豐厚的汽油車和柴油車,亦為中國電動車提供機會,「2022年的中國汽車,顯然與15年前的車型不可同日而語。」

蔚來無懼地緣政治紛爭

緊跟銷售潮流之後,中國車企或會在歐洲開設工廠,靠近客源地建立生產線。據報比亞迪已就建立汽車及電池工廠與歐洲多國談判,舒酉星證實,公司會根據銷量決定開設工廠數目。中國車企蔚來的行政總裁李斌也稱,蔚來汽車已進入德國、丹麥、瑞典和荷蘭市場,當在歐洲的銷量突破20萬輛,公司就會在當地選址設廠。

許多中國車企負責人並不擔心地緣政治紛爭或會阻礙銷量。李斌便表示,早在1980年代美國與日本爆發貿易戰期間,就有不少美國民眾購買日系車。他強調公司會專注用戶的利益,客戶滿意度發揮的重要作用,相信會超過「只為針對中國就反對中國品牌的潛在趨勢」。

曾任寶馬和雅士頓馬田等知名車廠高管、現時營運電動車初創企業Fisker的菲斯克也指出,汽車品牌始終依靠優質產品贏得新客戶,「說實話,我認為一些(中國汽車)是相當不錯的電動車。」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