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恪守中華文化品格,他勇攀文藝高峰,他用筆墨丹青描繪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進程。

他,就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節目《大師列傳》嘉賓,新海派中國畫藝術家,陳家泠。

「我的人生軌道改變了,從理髮店的學徒變成了學堂裏的學生......」

1937年,陳家泠母親為了躲避戰亂,在逃生途中生下了他。出生在動盪的年代,日子雖然艱苦,但母親總能畫出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來哄陳家泠玩。從那時起,他的心底便種下了一顆繪畫的種子。

當他11歲小學畢業時,父親去世了,他與一個弟弟、三個妹妹的生活,全靠當小學老師的母親一人支撐。看着母親的勞累,懂事的陳家泠主動選擇輟學,去理髮店當了學徒。

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我這個人生軌道的轉移。當時國家有一項政策,家庭困難的人去念書,可以有助學金的補助。我立即開始複習功課,想報考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學。學校曾經的美術老師有李叔同,潘天壽也曾在此讀書。

對我而言,這樣一個名人薈萃的地方,就是我嚮往的學校。從此,我的人生軌道改變了,從理髮店的學徒變成了學堂裏的學生。

「我從學校裏出來,還是一個毛桃,經過陸老師給我打磨,我從毛桃變成水蜜桃了......」

1958年,陳家泠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科,師從現代中國畫壇藝術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潘天壽先生。

1963年,陳家泠從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後,來到上海,任教於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上世紀七十年代,陳家泠在上海師從當代中國畫壇的繪畫大師陸儼少先生,學山水、書法、後攻花鳥,打下了扎實的中國畫功底。

回顧學藝的時光,有三位老師的諄諄教誨讓陳家泠受益終身。

我記得很深,快要畢業時,周昌谷老師和我談話,他說:「樹木當中,有一種樹叫杉樹,有一種樹叫柏樹。你要當快速成材的杉樹也可以,但你如果要像柏樹一樣成『大材』,就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挫折。」這個教誨對我的一生影響很深。

第二個我覺得是我們的院長潘天壽。「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符號,就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潘院長的這句話,是我終生藝術奮鬥的明燈跟目標。

第三位就是上海的陸儼少老師。在學校裏的時候,我的線條已經畫得蠻好,但畫工筆的線條,手腕要靠在檯子上,手是拎不起來的。而陸老師畫山水、畫線條,講究手要拎起來。經過他的指導,我的線條得到大大的提高。

所以我舉了一個例子,從學校裏出來,我還是一個毛桃,經過陸老師給我打磨,我從毛桃變成水蜜桃了。

「她為我的藝術的發展默默無聞地付出,她犧牲了自己,是她成就了我......」

這幅《愛妻阿娟》,是我1974年畫的,線條還是帶有工筆線條的感覺。

《愛妻阿娟》1974年作(局部)

但是你看我1978年畫的《魯迅先生像》,線條就是山水畫用筆的線條,很瀟灑,很自由,很奔放,這種技藝是從陸儼少先生那裏學來的。

《魯迅先生像》1978年作(局部)

2004年,我又為阿娟畫了一幅《愛妻阿娟》。

《愛妻阿娟》2004年作(局部)

她是多辛苦,她為我的藝術發展默默無聞地付出,犧牲了自己,成就了我。我情不自禁地給我的賢妻良母一個致敬、一個深深的愛意。

2013年,阿娟因病去世。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只不過她比我早完成了她的使命。

「中國美的地方太多了,可愛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我是有生之年,我就要不斷地去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

1984年,陳家泠以《開放的荷花》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這是陳家泠藝術生涯中的一個突破。陳家泠以荷花打開了自1963年以來持續二十多年,在畫壇上徘徊不前的局面,這是他深挖傳統文化內涵而獲得的社會的認可。他從恩師陸儼少的「八面出鋒」山水畫筆法中獲得啟發,鑽研出走、守、漏、透的用筆技法,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2007年,七十歲的陳家泠在北京舉辦了他藝術生涯中的首次大型個人畫展,此後十幾年,陳家泠以攀登不已的雄心壯志,保持着幾乎每年一個主題大畫展的旺盛創作激情。

因為我們中國美的地方太多了,可愛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我是有生之年,我就要不斷地去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

《西湖景色》

就像2016年中國杭州G20峰會上的《西湖景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幅畫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山川美、歷史美,再加上G20杭州峰會的當代之美,我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把風景畫出來的。

《西湖景色》(局部)

把水墨變成色彩,一點一點層層加上去,技法是傳統的,但是顯現出來是有色彩的,就是現代了。

「可以這麼說,我的青春是從七十歲之後才爆發......」

2014年,以陳家泠的藝術創作為切入點拍攝完成的人物傳記片《陳家泠》,歷經三年的艱難拍攝,真實記錄藝術家陳家泠,前往「三山五嶽四聖地」等十二座高山採風、寫生的足跡,以及在此之後創作出系列山水畫作的過程,生動展現了一代傑出的中國畫藝術家,為藝術、為夢想奮鬥的精彩人生。

2013年,陳家泠先生在時隔近五十年之後重訪井岡山,開啟了他用丹青講述中國的革命聖地之旅。八年間,他從革命搖籃走到紅色聖地,詩意地描繪出了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上的一座座豐碑。

可以這麼說,我的青春是從七十歲之後才爆發。

因為中國繪畫需要積澱,七十歲之前,它還是一個「厚積」的過程,七十歲之後就爆發了,好像人剛剛醒來一樣。你成熟了,那麼你的作品各方面就達到一定的水平,再積累,你就會爐火純青,才會更加有創造力,更加有品位。

《井岡主峰》
《西柏坡》(局部)
《梁家河 可美啦》

在陳家泠超過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他經歷了哪些艱難與挑戰?又創造了怎樣的成就與輝煌?

讓我們跟隨《大師列傳》的鏡頭,走進陳家泠的藝術人生......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