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巿民中秋節假期減少跨家庭聚會。圖為維園的中秋綵燈展,進場前須掃描「安心出行」。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張竹君(左)及李立業(右)出席疫情簡報會。 中通社

香港昨日新增10,076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9,922宗為本地病例。過去7天,全港共有530間學校有2宗或以上確診個案,22間學校有22個班別須停止面授課堂一周,包括5間幼稚園和9間小學。醫院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數據則顯示,已經有超過11萬11歲以下兒童在第五波疫情被感染,而上月每4名3歲以下確診兒童中就有1人要入院留醫,令人擔心兒童染疫個案持續增多。醫管局呼籲家長盡早帶子女接種疫苗,減低幼童染疫後重症風險。衞生防護中心就呼籲巿民中秋節假期減少跨家庭聚會,特別保護未打針的長者及兒童,有病徵應避免聚會及盡快檢測。◆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Omicron變異病毒BA.5新增個案佔比已增加至65.6%,成為本港主流病毒株。由於傳染力更強,本港連日來單日確診數字也破萬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昨日再新增707間學校呈報1,171宗個案,涉及984名學生和187名教職員。在受影響學校當中,涉及幼童的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有147間,而小學佔288間。過去7天,共有530間學校有2宗或以上確診個案,22間學校有22個班別須停止面授課堂一周,包括5間幼稚園和9間小學。

學校個案增與社區疫情有關

學校個案增多,張竹君表示與社區整體疫情有關。本港約有70萬名學生和10萬名教職員,佔人口約十分之一,隨着確診個案增加,有10%會到學校上課或工作,故學校復課後個案增多,屬預期之內。

她表示會繼續按現行機制,了解出現確診個案的學校有否校內聚會情況,若發現個別班級出現較多個案,會建議有關班別停課,倘學校內已出現傳播,則全校需要停課。有關措施過去數月亦行之有效,可阻止個案在學校蔓延,但在疫情高企下,出現校內傳播風險亦增加。

李立業憂兒童衞生意識低個案多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表示,目前疫情持續嚴峻,兒童衞生意識普遍較低,令人擔心兒童染疫個案會增多。他透露,在第五波疫情下,已經有逾11萬11歲以下兒童確診染疫。

李立業表示,根據醫管局8月的入院數據,3歲以下染疫兒童的入院率達25%,即每4人就有一人要留醫。在今波疫情最高峰時,有161名確診兒童同時在公立醫院留醫,更先後有20名兒童病情嚴重或危殆,有8人死亡。

他坦言,公立醫院兒科病床較成人病床數目為少,兒童染疫個案增加,令兒科病床不敷應用,需要即時以成人病床收納病童,這涉及病房和人手調配。同一時間有太多兒童留醫,會對公立醫院構成壓力。醫管局會留意疫情發展,有需要會增加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的病床至280張。

李立業又強調,科學數據已證明接種疫苗後大幅降低重症率,再次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不少巿民在周六、日及下周一中秋節翌日假期或有聚會,張竹君呼籲市民在佳節期間也應該減少跨家庭聚會,特別是聚會時一些脫口罩聚餐活動容易出現感染機會,尤其對未有接種疫苗的長者和幼童帶來極高風險。巿民若仍要參加聚會,應該先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倘呈陽性必須即時呈報。由於感染初期病毒量低,未必能透過快測驗出是否感染,就算是陰性,市民若有喉嚨痛和咳等症狀就應避免出席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