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崑(左二)對長者自殺狀況非常擔憂。崔永豪(右一、視像出席)指出,僅是傾聽已對受情緒困擾的人士起到不少作用。生命熱線供圖

機構建議社區組織加強合作 多辦外展服務及時作自殺干預

近年香港自殺死亡個案呈上升趨勢,以長者升幅最為明顯。去年,死因裁判法庭初步錄得1,010宗自殺個案,逾40%(446宗)為60歲或以上人士。慈善機構「生命熱線」昨日表示,疫下一些長者缺乏人際網絡,倍感孤獨,呼籲家人主動與他們多聯絡,社會亦應多關注長者精神健康問題。機構並指,不少長者即使心理出現異狀亦不願主動求援,建議不同社區組織加強合作,多舉辦外展服務,及時作自殺干預。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10年內增逾55% 少主動向外求助

「生命熱線」分析過去10年本港自殺死亡數字及該機構接獲的求助個案,並於昨日在記者會上公布結果。根據死因裁判法庭的初步數字,過去5年香港自殺人口基本呈上升趨勢,由2017年的916宗增至2022年的1,018宗,僅去年微跌至1,010宗,尤以60歲或以上自殺情況增長明顯,由2012年286人增至去年446人自殺身亡,10年內個案上升逾55%。2021年數據顯示,60歲或以上個案以高處墮下和吊死比例最高,分別佔56%及24%。

 分析又發現,相比其他年齡層,有自殺風險的長者更少主動向外求助。「生命熱線」平均每月接獲逾萬個求助電話,雖然並非所有來電者都會透露年齡層,但已知年齡的個案中,60歲以上人士佔比僅3%,求助最多的是41歲至60歲年齡組別。

 男性自殺者較女性更多,但女性反而更願意求助。去年長者自殺個案數字中男性佔63%,但今年「生命熱線」數據顯示,求助者中女性佔比多達74%。「生命熱線」執行總監吳志崑指出,熱線未必是長者首先會選用的求助方式,因不少長者較排斥遠程交流,故透過社工外展服務接觸長者,對早期自殺干預至關重要,該會亦與不同地區團體合作,接收轉介個案。

吳志崑對長者自殺狀況非常擔憂。他認為香港生活節奏急促,市民未必多關注親屬中的長者,加上因應疫情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亦令部分長者減少與社會接觸,喪失人際網絡。這些因素都令長者精神壓力大增。

想攬老伴齊死 致電社工獲開導

 「生命熱線」受助者之一陳婆婆昨日分享心路歷程時表示,自己本身患病,又要照顧同樣身體欠佳丈夫,早前丈夫一度病情惡化又不肯吃飯,令她心情絕望,一度想「攬住兩個一起死」,尚幸及時致電社工,獲得就醫和開導,「一開始不覺得社工有用,但談下來覺得姑娘好親切,最後好像一家人一樣。」

精神科專科醫生崔永豪表示,陳婆婆的情況較為典型,既有身體病痛又有因此帶來的情緒困擾,「若遇到類似情況,家人或社工應首先帶長者治療身體疾病,紓緩急性的困擾,同時也要提供足夠的後續陪伴,聆聽對方心聲。」他指出,很多受情緒困擾的人士未必需要透過談話得到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僅是傾聽已能起到不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