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料若阿里巴巴完全從美國退市,美國的損失將更大。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就中美監管機構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允許美國官員檢查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審計底稿。市場人士分析指,這是有助避免約200家在美上市的中資股退市的第一步,並相信是美國憂慮大量上市資源離開當地,轉到香港上市,對美國市場有損害,故美方立場軟化。但中概股離開美國的步伐,長遠不會改變,因為沒有人肯定,美國再換總統後,政策會否又再改變。

根據中美監管機構昨日發布的聲明,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可以派員到香港,獲取美國上市中概股的審計底稿,以及對會計師行相關人員進行問詢。美方消息稱,美國檢查人員計劃在9月中前到達本港。

美國金融市場地位受損

今次協議,標誌着中美的審計僵局取得了突破,阿里巴巴(9988)、百度(9888)等中國科技巨頭從美國退市的風險也有所減低。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表示,有關協議最起碼是中美兩國在金融領域上達成共識的第一步,過去一段時間,中美角力嚴重,協議有助緩和市場對兩大國衝突的憂慮。

他認為,今次美國的態度有軟化跡象,主要是因為美國眼見多家中國的大型國企主動從當地退市,與中概股有關的龐大交投將會消失,勢將影響美國作為全球首要金融市場的地位。要知道,以阿里巴巴為例,該股在港的成交,每日大約7億美元,在美國的日均成交多達30億美元,若阿里完全從美國退市,美國的損失將更大。目前內地有多家科技巨頭在美國上市,若全數退市,肯定對美國市場造成打擊。

另一方面,中概股在美國上市,能夠集得的資金會較多,對中資公司的日後發展有利,這也是中美雙方互利互惠的考量。鄧聲興表示,消息或有助中概股短期向好,但他相信,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的步伐,不太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因為今次的審計事件,其實是一件政治事件,難保下屆美國政府不會撕毀或修改協議。此外,若有某些中資公司的業務,真的涉及國家機密,該些公司長遠也傾向從美國撤離。

美經貿政治化嚇怕中企

高富金融投資總監梁偉民表示,即使中美在財務審計監管合作,能有圓滿的解決方案,但對中美關係料不會有太大改變。在美國的除牌風險隨時都有機會在未來再次發生,故中概股回流香港會是大趨勢。中金則估計,中美達成一定程度合作是大方向,但牽涉國家機密的國企肯定會繼續退市,提供會計底稿的範圍和幅度,將成為民企去留關鍵。

中美在財務審計監管合作協議,目前只是跨出了第一步。PCAOB將需要派遣大量檢查人員到現場,對特定公司的審計檢查,可能需要耗時數月才能做出合規結論。

美國今年來,將阿里巴巴等約200隻股份列為有風險,如果連續3年未符合財務審計要求,最快2024年被美國強制除牌。但中美間的談判步伐近日加快,主要是因為包括國壽(2628)、中石油(0857)和中石化(0386)在內的幾家大型國企股,表示計劃從美國退市,而包括阿里巴巴等公司,也正尋求在港第二主要上市。市場一般認為,美國的潛在損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