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童樂居被揭發虐兒事件後,社署成立委員會檢討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提出30項改善建議。 資料圖片
◆朱麗玲認為增加人手可改善服務。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 童樂居虐兒事件最初在露天遊樂場被揭發。資料圖片
各類兒童住宿照顧服務概況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的留宿幼兒中心童樂居去年被揭發虐兒事件後,社署成立「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檢討委員會」。香港文匯報記者獲悉,該委員會針對留宿幼兒中心及住宿特殊幼兒中心提供服務的第一階段檢討報告大致完成,共提出30項建議,當中包括建議幼兒工作員與住宿幼童的比例由現時1比6.2增至1比4.5、引入院長登記制度。委員會成員、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為,委員會所提建議方向正確,但他亦關注到客觀的人手資源未必配合到,直言現時該類工作人員既要輪班及留宿,平均月薪僅約2萬元,低於幼稚園教師2.6萬元起薪點,待遇不吸引。他促請特區政府檢視職業架構,或考慮由政府聘請相關人員,並提供公務員的薪酬待遇,以吸引新人入行。◆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

當一些家庭因為父母入獄、吸毒等各種原因而無法履行父母責任,他們的年幼子女會暫時入住留宿幼兒中心。但童樂居虐兒事件去年12月被媒體揭發後,社署今年4月成立由署長領導的「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檢討委員會(委員會)」,全面檢視兒童住宿照顧問題。經多次開會商討及收集各方意見後,據了解委員會就服務質素、規管及監察,以及服務規劃及供應的三大檢討範疇提出共30項建議。

增設幼兒照顧助理員崗位

針對人手配置、專業支援、增潤職能及加強培訓方面,委員會初步提出12項建議,包括提升幼兒工作員的人手比例,及引入院長登記制度。

報告指出,由於接受住宿照顧的兒童中有不少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家庭背景較複雜,建議增加留宿幼兒中心的人手比例,由現時1名幼兒工作員對6.2名幼童,增至1比4.5,並增設「幼兒照顧助理員」。

據了解,部分入住留宿幼兒中心的幼童,或因父母有吸毒或濫藥習慣,導致身體先天發展不足,要照顧這類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需付出加倍時間,加上住宿服務需要24小時輪班工作,中心內的幼兒工作員既要兼顧餵食、洗澡、更換尿片,還要負責接送兒童外出接受訓練等。因此,報告建議增加人手比例之同時,亦建議增設「幼兒照顧助理員」,協助照顧兒童的起居需要,讓其他幼兒工作員有更多空間專注照顧幼兒的特殊需要。

引入院長登記制度

與此同時,報告建議中心增加護士人手、增設臨床心理學家,及增撥資源引入跨專業支援,如醫生外展到診服務等。

由於留宿幼兒中心的院長在管理及督導方面肩負重大責任,報告建議引入院長登記制度,他們入職時必須完成保護兒童的培訓,確保能及早察覺懷疑受虐或被忽略兒童的情況。

針對報告建議增加人手比例,鄧家彪直言幼兒工作機構現時普遍存在請人難的問題,留宿幼兒中心的員工有時需在中心過夜,使應徵者卻步,「這類幼兒工作員的資歷往往不獲認可,即使工作5至10年仍被視為一個普通員工,難以有升職或加人工的機會,對於有志從事幼兒工作的人來說,會寧願做起薪點2.6萬元的幼稚園老師,因為無須捱更抵夜輪班,累積年資後,還可以按資歷加人工。」

成員擔心招聘困難

鄧家彪表示,由於入住的兒童大多來自破碎或問題家庭,需加倍照料,因此擔當照顧的幼兒工作員也需接受專業培訓,他希望政府重視他們的專業,給予資歷認可和晉升機會,以及考慮由政府以公務員待遇聘請相關人員,才能吸引更多新人入行。

另一名委員會成員、社福界選委朱麗玲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則認為童樂居虐兒事件起因或緣於有機構存在扭曲的價值觀和文化,個別人等認為打罵幼兒沒什麼大不了,令部分員工有樣學樣。今次檢討報告涵蓋多方面具建設性的提議,包括針對改善院舍文化,加強社署監督等措施,有助機構樹立正確的管治新風,及掌握清晰的工作指引。

朱麗玲認為報告中提及加強幼兒工作員人手比例具迫切性,但市場上缺人情況嚴重,政府有必要檢視薪酬待遇架構,吸引更多年輕新人入行。

她亦呼籲提供幼兒住宿照顧的機構一旦遇到困難,應盡快尋求協助,「今次檢討報告有各方專業人士義不容辭提出意見,顯示社會有好多有心人,只要(機構)肯出聲,一定有人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