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昨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辦,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透露,將於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創科事業的想法和措施,包括如何把握時機「搶」人才。香港要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推動經濟社會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吸引高端人才,而符合香港定位的清晰產業政策必不可少;同時要有全球視野,廣納本港所需的內地、海外各方賢能;還要加強本地培訓力度,多管齊下建立人才梯隊。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給香港帶來歷史性機遇。本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有5所大學在全球大學排名百名以內,但在科研成果產業轉化方面尚有差距,頂尖和應用型人才都不足,制約了本港創新發展。澳洲會計師公會的調查顯示,73%本港企業有數碼化轉型戰略,卻有35%企業苦於找不到具備相應技能的人才。本港要打造創科中心、實現創新發展,必須大力加強人才引進。

首先,高端人才是發展創科的重要資源和動力,世界各國各地都在加大力度爭奪高端人才。創新科技和工業局局長孫東月初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就透露,特首李家超非常重視引進全球高端人才,親力親為游說優秀人才來港發展;特首首次在立法會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表示,已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探討如何吸引企業來港,希望在一至兩個月內提出新方案,其後在施政報告交代,目標是「同世界搶人才」。這顯示特區政府抓住了發展創科的關鍵所在。

其次,吸引人才要結合本港的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確保人才有用武之地,發揮所長,加快本港產業升級轉型。特區政府要做創科發展的促成者,主動協助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根據本港的特點和優勢,制定目標清晰的完善產業政策,扶持培養本地創科企業、產業做大做強,積極引進海外有競爭力的科技企業落戶本港,打造具有香港特色的創科產業鏈,方可有效吸引優秀人才。

再次,香港在引進人才方面,需要體現國際化、多元化的特色和優勢,既要借助大灣區一體化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深化合作,促進人才流動、互相取長補短; 特區政府要與時俱進檢討引進人才政策,簡化程序,增加政策誘因,對內地和海外的人才打開大門。

本港還有必要多參考、借鑒其他地方引進人才的可取之處。例如新加坡推出「科技準證」的移民計劃,申請人可以創辦公司或受僱企業為由,並滿足一定條件,即可申請入籍。有分析認為,新加坡這項政策正是「搶」中國內地的互聯網科技人才。特區政府亦可以根據本港創科產業發展的需要,「度身定做」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相關政策要做到發展導向、產業導向、市場導向。

除了吸引外來人才,本港也要做好本地人才培訓,實施「持續培訓」、「終生教育」政策,開發本地人才的潛能,提升人才的崗位能力和服務素質,建立多層次的人才梯隊,為產業轉型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