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世界:全球舊貨市場調查手記》

作者:亞當·明特

譯者:王小可、曹易佳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先點題:本書漢譯副題有待商榷。原文意思應為「全球舊貨市場之旅」;若稱「調查手記」,則立時把本書定位成報告文學了。副題的「旅」,相信有兩重含意:除了指作者到全球舊貨市場的調查之旅外,也指二手物品自身在全球的奇異旅程。

作者是一名記者,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廢品回收商家庭;撰寫本書的原意,是了解在他母親去世後捐贈予慈善機構的遺物的去向,結果在全球各地——除家鄉外,還包括日本、新加坡、墨西哥與美國邊境、加拿大多倫多密西沙加(全球「最大的買賣二手衣物的樞紐之一」)、印度新德里附近的帕尼帕特(全球「最大的羊毛織物回收中心」)以及作者覺得被西方傳媒扭曲定位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產品垃圾場/電子廢物傾倒場/電子垃圾場」的西非加納阿博布羅西等地——了解棄物處理、廢品回收、貿易、再用、維修以及改裝生產的情況,並對最有二手價值的衣服與電子產品的市場作出分析。

開始時,作者先從美國和日本兩個較富裕的國度入手,指出在現代社會,個人身份的體現已從宗教信仰、公民參與度等轉向於所擁有的品牌和物件上,而不同年代又有不同的消費模式特點:如生於美國二十年代經濟大蕭條的一代人傾向於囤東西,而戰後嬰兒則不傾向囤那麼多、但所囤的電子產品比例則更高。這兩個國家的人口老化,導致二手物品處理的需求逐漸增加,從而有專業清理師這行業的出現(在日本甚至有專業牌照認證)。雖然捐贈者的心態大多為「家人的遺物,雖然自己用不上,但希望值得別人擁有」,但大部分物件都沒有二手商業價值——畢竟分類回收處理也有相當成本。

二手個人雜物並不一定沒有好市場;它們當然受制於複雜的商業運作,例如富人和窮人也追求不同的二手貨、有截然不同的市場(前者追求的是古董好物),而九十年代 eBay 網上平台的出視,繼美國七十年代興起的「車庫舊貨出售」(Carboot Sales;周末把不要的雜物拉到公園擺攤售賣)後再一次推進了二手貨市場。在美國不堪入眼的破衣服,竟然成為東京的精品服裝店的貨物,更是二手物品價值不只產品本身、還有社會風氣和潮流等所定的怪現象。無可否認的,卻是「自工業革命就開始的物品大眾化進程依舊在加速」(頁126),而人類如何去處理二手物品,當然不只是發達國的挑戰,而是全球的挑戰。

數十年前,發達國家把二手物品賣到發展中國家,而因為產品的質量有所保證,舊貨仍然可以繼續被消費使用。但近年種種原因,包括新興國家(作者尤指中國——作者也是彭博社中國問題專欄作者)大量生產品質雖遜一籌、但仍不失價廉物可的新貨物,製造商為了催谷新貨物的銷售而不惜生產質量較差、沒有二手市場的貨物,以及發展中國家為了保護本地生產市場而禁止二手物品進口,導致了貨物的「質量危機」現象。是以作者在末三章討論了一些解決辦法,例如品牌保證貨品的質量水平,並同時開拓自己品牌的二手市場以滿足買不起新貨的顧客,以及政府立例要求生產商註明產品的使用壽命。此外,為針對如蘋果電腦等製造商故意壟斷維修渠道、提高維修成本、繼而迫使顧客換新款產品等,已有不少國家開始就貨物維修權制訂新法律,要求製造商向顧客以及非旗下維修渠道公開維修資訊以及部件。

作者對西方國家和社會的某些行為(最明顯的是,把仍有價值的電子產品介定為垃圾,禁止其出口至非洲供維修後再用)有深刻的批判,而分析全球二手貨物市場時既務實亦十分持平,不像某些發達國家對全球環保問題的看法。引用作者引言中的一段話:「一位富裕的美國極簡主義者會對消費主義大加抨擊,但他的言論不太可能改變一名發展中國家青少年的想法。後者的生活經歷倒是完全符合極簡主義的要求,然而他本人卻不願意過這種生活。我們當然不能強迫發展中國家為了環保而犧牲發展,但好消息是,我們也並非就此放任不管。社會問題自有社會性的解決方案,已經存在的二手產業就是一種解決辦法,它為全世界數十億人提供了商品」(頁8-9)。在全球環境問題日見嚴重之時,這本書正好是供我們反思的好引子。◆文:李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