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珏 北京報道)全球化智庫(CCG)20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烏克蘭危機使得全球化進程已經放慢,但觀察全球範圍近年來跨境投資、世界貿易和全球價值鏈這三個維度的結構和變化的大格局,可以發現,以東亞太平洋、歐洲和北美三大板塊為重心的全球化格局仍然非常穩固,特別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比重日益上升。烏克蘭危機不會終結全球化。

報告稱,烏克蘭危機帶來衝擊,在某些領域存在着重要影響,如能源和糧食領域,但在貿易、投資、供應鏈和價值鏈方面的影響有限當前全球化基本特徵依然穩固。

從世界貿易角度看,發展速度依舊繼續保持趨勢速度。目前來看,各個主要的全球治理機構對2022年和2023年貿易保持正增長的預測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重要的是,各個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依舊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如2021年中美貿易增長總額超過20%,達到6872億美元;2021年中國與歐盟進出口總值達828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5%。中國一國的貿易總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3.5%。佔比僅有3%的俄羅斯對外貿易不太可能引發全球貿易趨勢性的下降。

全球供應鏈所基於的全球分工也並未改變。儘管烏克蘭危機導致跨國公司在戰略布局上更多考慮地緣政治風險,但投資決策邏輯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2021年美國高技術產品進口額為5537.8億,其中半數以上從亞太地區進口,亞太進口中,中國又佔半數以上。這個格局也是剛性的,在短期內很難發生結構性改變。

報告認為,全球供應鏈的區域化是相對的,全球化則是絕對的。2021年世界跨境直接投資1.65萬億美元中,大部分(8700億美元)流入發展中國家,其中亞洲佔6960億美元,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3340億美元,說明以中國為最大經濟體的亞洲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有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儘管烏克蘭危機對全球化更深刻、更嚴重的衝擊來自政治和戰略方面,但政治分割也無法改變全球化。危機發生之後,除了西方國家外,許多發展中國家對烏克蘭危機保持相對中立的態度,並不贊成支持對俄羅斯的制裁,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以價值觀劃分陣營的做法在全球範圍行不通。這種政治和戰略行為的衝擊,將對全球化進程帶來重大負面影響,卻不能改變全球化客觀規律。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