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忠告,打齊疫苗是防疫「重中之重」。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措施將於本月31日實施,年滿12歲市民須打3針才可進入食肆等處所。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日就此表示贊同,認為香港要預防疫情爆發,始終要靠打疫苗,更指第三針的接種是「重中之重」。他不同意60歲以下不必打第三針的說法,強調染疫可能有長期健康影響,加上若有長期病等高危因素,風險或較健康長者更高,不應該「一刀切」以年齡劃線。

何栢良:不認同60歲以下免三針

何栢良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世衞專家小組支持接種第三針疫苗,美國及歐洲監管機構亦支持部分年齡人士接種第三針。他說,在要復常和放寬通關等方面,如果香港不打第三針,基本上是與世界脫軌。

對於有人建議放寬「疫苗通行證」要求,容許60歲以下成年人無須使用便可進入指定處所,何栢良認為,感染新冠病毒對所有年齡層人士都有很大影響,如帶來「長新冠」問題,國際研究亦顯示不同年齡層在感染後的死亡率屬漸進式,如果「一刀切」劃線在60歲,並不是科學做法。

他強調,60歲以下人士是否不需要打第三針,涉及複雜問題,不可以只單看死亡數字,又指無論是兒童或年輕成年人均可能因自身問題,如肥胖、吸煙或長期病患等,60歲以下人士感染後出現重症或死亡風險,亦有機會較60歲以上健康人士更高。

聶德權:三針不達標難復常通關

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日在另一電台節目上強調,打齊3針可有效避免患上重症或死亡風險,倘香港要復常,與內地及國際放寬通關,接種三針疫苗是走不了,「『疫苗通行證』是推動接種疫苗的措施,也有很強的科學理據。第五波疫情中看到疫苗發揮保護及防重症和死亡非常明顯。」

他指出,現時本港有約347萬人已打了第三針,佔12歲以上人口逾一半。截至上月底,剔除染疫後康復人士,有約100萬人已到期而仍未打第三針,當中約40多萬在本月預約接種或已完成接種。他強調香港有足夠的接種能力,「近日見到打第三針的人次有上升,5月至今已打了28萬劑。」

隨着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今日起實施,聶德權說,預期在食肆等地方可能會出現一些爆發,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亦有上升,感染風險增加,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