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晨 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

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公布政綱,號召「同為香港開新篇」。數年以來,香港社會面臨嚴峻的局面,現在正處於重大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歷史關頭,考驗着特區政府的領導力和管治能力。如何確保大眾都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以及加強危機意識消除各種潛在風險,正是香港能否真正開啟新篇章的關鍵環節,新一屆特區政府必須細心體會,用心跟進。

在過去幾年,香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修例風波、新冠疫情以及波譎雲詭的國際地緣政治環境,給香港的社會經濟造成了多重衝擊。雖然香港的競爭優勢依然穩固,而且展示出強大的韌性,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弱點,例如青年向上流動性不足、住房供應緊張、產業結構不平衡、教育以及公共醫療系統有待完善等,仍然未獲有效解決。

香港面臨複雜挑戰

展望未來,作為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香港將面臨一個更加複雜的環境。一方面,香港在中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有着獨一無二的戰略地位。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活力、創新驅動力和產業升級過程,會為香港創造更大的發揮空間。粵港澳大灣區能促進人才和資本流動,提升大灣區經濟的專業化分工和生產水平。在此過程中,如何確保大眾都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對香港的社會凝聚力和競爭力至關重要。

另方面,隨着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和西方反華情緒上升,香港將面臨不小風險。大國之間的博弈會產生新的波動與衝擊。如何應對動盪的外部環境,消除各種潛在風險,對保障香港繁榮穩定同樣重要。

從三個維度進行治理建設

香港正處於重大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歷史關頭,考驗着特區政府的領導力和管治能力。李家超強調「以守護法治為核心價值」,「以結果為目標」,「以市民利益為依歸」,致力解決問題。對於特區政府而言,治理能力的建設有三個關鍵維度,即法治、政策人才,以及動員能力。

法治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解決了歷史遺留的政治漏洞和僵局。要落實「愛國者治港」,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會之間必須建立良好關係。李家超在政綱中承諾,新一屆政府將「與立法會緊密合作,共同提升香港的管治能力」。他還將研究政府架構重組,「強化戰略謀劃、政策研究和整體統籌能力」。

招納公共政策人才,對於提升管治能力十分重要。李家超的政綱強調,要「增強政府團隊文化」,「匯聚和培養愛國愛港管治人才,廣泛吸納人才,加入政府委員會、諮詢框架等」。他特別提出政府應「善用智庫的研究能力,建構優質、多元的智庫生態,提升社會整體政策研究的活力」。雖然香港擁有專業的公共服務人才隊伍和多所亞洲頂級研究型大學,但是在建設高質量政策研究、教育和智庫生態系統方面,香港仍處於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尚未能與其作為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地位相匹配。例如,香港的大學系統目前還沒有發展出能與清華大學、哈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相媲美的、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公共政策學院。在建設政策研究和人才培訓體系方面,香港仍然有待加強。

動員能力是指政府與多個持份者,包括公營、私營機構和民間社團,協調動員和統籌,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空間。以使命為導向的政策動員,可以系統調動多個機構的知識、技能和資源,應對社會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動員能力對於應對緊急情況和危機事件尤其重要,例如應對疫情和金融危機。就此,李家超提出增設「動員機制」,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按應急行動需要,制定動員級別,各部門按級別提供指定人數,組成應急隊伍,集中指揮」,以及時應對緊急情況。

李家超的施政願景,覆蓋了管治能力建設的多個維度。他承諾「與社會各界及市民攜手合作,團結一致」,「建立一個有承擔、具有團隊精神、能解決問題的政府」,傳遞務實和團結的理念,展示決心,大眾都在期待特區政府出現態度務實的高效管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