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業界申請加價,有市民批評疫下不應該加價,亦有司機擔心車主會乘機加車租。

(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林少權、伍軒沛)新冠肺炎疫情下,百業蕭條,的士司機收入也大跌。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均申請加價,平均加幅高達20%至26%。若以起錶計,市區的士(紅的)建議由現時24元加至30元,加幅達25%,另每次跳錶加價兩毫。不少市民批評的士疫下加價不合理,有夜班一族慨嘆,深宵巴士班次疏,其他選擇少,很多時無奈「焗住打的」,「一上車就30元,太貴喇!」

的士司機有喜有憂,有人擔心車主會乘勢加車租。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加幅過高,要求調整至市民可接受的程度。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的士加價申請。的士業界表示,對上一次加價已經是2017年4月,當時市區(紅的)、新界(綠的)、大嶼山(藍的)平均加幅分別為9.98%、11.15%及8.60%,過去兩年本地經濟受到疫情衝擊,加上營運成本上升,業界經營環境非常艱難。

司機憂車主乘勢加租

根據運輸署調查,行內撇除通脹後,去年收入較2019年疫情前下跌,舉例市區的士租車司機,每月平均淨收入19578元,每日咪錶收入較2019年低約8%至16%,同期燃料成本上升22%,雖然同期車租下調30%至36%,但實質收入水平仍下跌0.3%至10%不等。有關數據未包括過去一年的防疫措施,包括食肆晚市禁堂食,市面人流受第四、五波疫情影響人流大減。

的士業界對加價意見不一。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分會理事陳森潮表示,最近車租下跌,日間每更270至340元,但司機每更平均收入跌至200多元,認為加價有助增加收入。

不過,租車的士司機伍先生反對加價,擔心加價後,車主乘勢加車租,增加的收入大部分落入車主的袋。他也有兼職Uber司機,認為的士加價或會令部分客人轉搭服務質素平均較好的Uber的士,現時用App電召,系統會評估路線車程及車費,讓乘客一目了然。」

市民梁小姐是凌晨放工的上班族,疫情下巴士削減班次,乘搭巴士若「送車尾」,下一班車要等一小時,唯有搭的士,由灣仔返回元朗住所,車費要280元。若政府批准的士加價,車費負擔將更大,「的士係已經四、五年無加價,但一下子加兩成,好揦脷啫!直情撳住搶!可唔可以唔好加咁多呀?」

議員:須顧及市民負擔能力

多名立法會議員表示,明白業界苦況,不反對的士加價,否則不夠追回落後,也無法吸引新人入行,但認為要顧及市民可接受程度,調整加幅。議員楊永杰不滿加幅過高,未有顧及市民負擔能力,「很多司機投訴當加價時,車主又加價(車租),變相司機收入不多,會否在車主加租上也有監管?」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回應稱,過往每次的士加價,運輸署和車主也有默契及共識,一段時間內不應提高車租。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強調,政府處理加價申請時,一定會作出適當平衡,包括照顧市民接受程度。政府目標將的士加價申請,連同建議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及重新推出「車隊管理制度」所有修例建議,於五至六月一併提交立法會審議。

擬引入記分制 違例司機嚴重可判囚

不少市民曾遇過服務態度欠佳的士司機,政府為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提出多項建議,包括「違例記分制」,的士司機若拒載、濫收車資等,可被扣10分,兜路或「釣泥鯭」可被扣5分,兩年內若扣滿15分便會被停牌,首次罰停牌三個月,重犯者最高罰款25000及監禁一年。政府並建議引入「的士車隊發牌制度」,為行業帶來更大競爭。

翻查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交通投訴組的統計,乘客投訴的士服務有增無減,已經突破每年逾萬宗,涉及拒載的投訴佔最多,比率約25%,其餘包括駕駛行為不當、兜路、舉止無禮或不守規矩、濫收車資。

司機違規行為一般交由警方檢控以作懲處,但轉介警方的個案中,成功票控僅約5.7%。政府建議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濫收車費、拒載、兜路的司機會被記分,罰則較現行法例加倍,最嚴重可被停牌及入獄。

有現職的士司機擔心,違例記分制被「野蠻乘客」濫用,影響生計。立法會昨日討論的士議題的會議上,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形容,違例記分制等同向前線司機「開刀」,例如懷疑兜路問題,隨時有理說不清,「香港存在投訴文化,部分人可能因為政治傾向,甚至惡意投訴司機。」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回應稱,若落實推行扣分制,執行人員絕對不會輕率扣分,她並建議司機安裝行車紀錄儀,作為證據。

重推「車隊制」 可獲特別營運權

為加強監管的士服務質素,政府又建議重推「車隊管理制度」,車主和司機可組成車隊,可獲得特別營運權利,設立特定等候區,車隊的士可額外收取預約費,繁忙時段或特定車種更可提高收費,乘客也可網上預約,及給予評分。

疫下牌價跌 仍夠買層樓

香港現有18163輛登記的士,即每1000名人口有2.4輛的士,最近一次發出市區的士牌照已是1994年。由於的士數量持續多年不變,導致的士牌價長期高企,雖然近年先後受到黑暴和疫情影響,牌價受壓,但市區的士最新牌價仍達481萬元,足夠買一個唐樓或納米樓單位。

人均的士率 港遜倫敦紐約

政府文件顯示,全港18163輛的士之中,84%為市區的士,15.6%屬於新界的士,大嶼山的士僅有75輛,佔少於1%。對比海外主要城市,倫敦的士45000輛,該市人口898萬,每1000名人口計約5.1輛,比率是香港兩倍;再對比美國紐約市,當地人口842萬,的士數目22303,人均計仍略多於香港。

本港的士牌價方面,由於政府限制出牌數目,牌價早已被炒賣上「天價」,足夠購買一個住宅單位。過去十年,牌價最高峰期是2015年中,以市區的士為例,當時一度飆升至超過723萬元。

雖然隨後數年,本港的士牌價從高位略為下跌,2019年本港經歷暴亂,社會冶安不穩,牌價仍徘徊400多萬至500萬元水平;過去兩年的疫情,的士牌價錄得輕微波幅,目前市區及新界的士牌價,分別為481萬及395萬元。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