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兵

北京冬奧運動會已曲終人散,獎牌花落誰家亦塵埃落定,留下的只有運動健兒們腦海裏串串回憶,或是當時身處賽場的種種感受。

有演藝人在內地的一位遠房親戚是這次冬奧的義工團隊成員,每提及此事,她依然激動地說︰「心情超級興奮、超級開心和感到驕傲。」

對親戚毛遂自薦為志願者又被選中,演藝友人表示是感到驚喜,並不意外,因親戚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和俄羅斯語,而且冬奧有很多幕後英雄,他(她)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國籍地區(包括多位香港年輕人),被分派到膳食、房間管理、交通、科技支援、醫療隊等等的義工工作崗位上。不少擔任義工的年輕人表示,北京冬奧豐富了年輕人的社會經驗,終身受用﹗如以往做錯事,總覺理所當然,「一味」想着有父母「包庇」。但在冬奧這「大學堂」就更能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也許全世界的電視台新聞報道、記者的鏡頭都聚焦在運動員參賽時的表現上,不過鏡頭下運動員跟義工團隊的接觸經常是歡笑聲不斷、曾一起嗨唱英文版《一起向未來》;看見有義工用毛巾摺疊而成的「冰墩墩」,他們大呼此手藝『太珍貴』而感動落淚,更不吝嗇向獲得獎牌的各國運動員送上祝賀和讚美,呈現出競爭以外是友誼,彼此散發着正能量及溫情。故此,參與北京冬奧的運動員也好、義工團隊也好,體驗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都不易忘懷。」

被分派到食堂的親戚有感而發地說︰「有外媒及外國運動員刻意抹黑選手村膳食條件等問題時,也不用主辦單位說話,已有不少各國運動員自行拍片在互聯網上載點讚選手村的食物美味可口,以事實的一面打臉造謠作假者,因基本上大部分各國的運動員都能找到喜歡的食物,『公道自在人心』這句話說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