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私營機構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此次到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協助照顧病人,他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他主要負責亞博館的8號及9號館的設施,而亞博館日間需要較多人手,醫管局本身的醫生與兼職醫生近20人,另有數十名護士,連同病人服務助理、營養師、藥劑師及清潔等支援人員,日間有百多名人手。至於夜更則有醫管局的醫生隨時候命,處理病人的緊急情況。

醫護員工每日快測

由於亞博館收治病情穩定的輕症患者,故人手需求沒有醫院般大。王喬峯指,他負責的8號及9號館約收治了千餘名病人,而日間工作時間為早上9時至傍晚6時,所有醫護及支援人員每日均須接受快速測試後方可執勤。

他表示,當值醫生主要是以電話與病人聯絡問診,而兼職醫生與醫管局醫生工作情況稍有不同,「醫管局醫生較兼職醫生少,但他們會面對面接觸病人,包括收症等,而兼職醫生則因為保險問題,不會與病人有直接的接觸。」

他說,病人每日要自行量體溫、血壓、脈搏等維生指標,而每名醫生平均負責四十多名病人,會用電腦系統監察病人的維生指標以評估病情,並以電話與病人聯絡了解其病況,「如果病人情況轉差,或有突發情況如要急救等,兼職醫生則會通知醫管局醫生,由他們到病格進行臨床診斷,如是否需轉送醫院或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治理。」

夜間數名醫局醫生輪值

至於護士及病人服務助理等,亦有需要進入病格與病人接觸,包括要派藥、派檢測病毒的深喉唾液樣本樽、抽血檢查等。至於夜間則所需人手較少,有數名醫管局醫生輪流當值,在病人有需要時候召喚。

他表示,隨着醫管局更改病人出院條件,由醫生臨床判斷病人是否適合出院,以加快病床流轉,估計這幾天會有大量病人出院,而兼職醫生亦負責為出院人士提供出院資訊,故相信人手需求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