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天(18日)出席2021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年會作報告時表示,目前中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成績有目共睹,主要是「兩板斧」發揮作用,第一是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和及時治療;第二是預防,即全民接種疫苗。而由鍾南山擔任主席的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成員增至52人,匯聚了海內外醫學實驗室臨床、檢驗、病理和醫學大數據等各專科領域的9位院士和43位頂級專家。至今金域醫學可開展檢測超3000項,居全國行業第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稱,中國抗疫如此有效是因為有「兩板斧」。(受訪者供圖)

「第一板斧」是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及時治療

鍾南山作報告時回顧了從去年1月初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到如今的中國疫情防控經驗。他稱,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後,大家都很緊張。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很多國家覺得中國的防控措施過分了,現在都覺得中國的做法是對的。

鍾南山認為,中國疫情防控如此有效,主要有「兩板斧」。「第一板斧」是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及時治療。在疫情中,檢測行業人員作出了許多貢獻,譬如完善了PCR檢測等技術;其中金域醫學目前已有檢測中心、氣膜實驗室和「獵鷹號」等設施設備,大大提升了檢測能力,一天就做到130萬管檢測量,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中國取得這麼大的防控勝利,快速檢測是非常關鍵的」。

據了解,金域醫學攜手廣州實驗室等機構推出「獵鷹號」系列實驗室,形成了「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獵鷹號」移動檢測車和中心實驗室「三位一體」作戰模式,分別可以滿足大規模篩查緊急擴產能、抵達現場即採即檢、平戰結合的常態化防控需求。此外,還創新推出「五艙合一」的氣膜實驗室,將單組氣膜艙的產能從3萬提升至8萬。

鍾南山院士為新加入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家(代表)頒發證書。(受訪者供圖)

「獵鷹號」系列實驗室助全國20餘地核酸檢測

數據顯示,「獵鷹號」系列實驗室已先後參與廣州、南京、揚州、廈門、銀川、蘭州、大連、滿洲里、紹興等20餘地核酸檢測工作,通過科技創新、流程優化和信息升級等,核酸檢測產能不斷提升。截至今年11月底,金域醫學累計核酸檢測超2.2億人份,日檢測產能達130萬管,均居全球第一。

「另一板斧是全民接種疫苗。」鍾南山說,中國研發和接種疫苗採取了日夜兼程、打破常規的做法。雖然滅活疫苗預防效力比MRNA疫苗低一些,但是「從長時間觀察數據來看,疫苗對緩解病情加重、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差別不是很大」。數據顯示,中國已向世界輸出了17億劑新冠病毒疫苗,到今年底將達到20億劑。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