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郭正謙)訪港的東京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昨日兵分多路與香港各界人士展開深度交流互動,掀起熱潮。他們所到之處無不熱鬧沸騰,歡呼及喝彩聲此起彼落。其中,兩場分別在維多利亞公園及伊利沙伯體育館進行的示範表演,持票的4,000名市民一早到場親睹他們的風采。兩屆奧運乒乓球男單金牌得主馬龍化身「金句王」,以一句「你比自己想的更強大」,為香港青年注入強勁的正能量。有帶同子女到場觀賞表演的家長相信,「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運動員今日的成就來之不易,希望子女從他們身上學習到永不言棄、堅毅不屈的體育精神。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獻技,獲市民熱烈支持。

昨日上午在伊利沙伯體育館上演的「奧運健兒展風采-羽毛球、劍擊、體操及乒乓球示範表演」,開始前一小時已經有大量市民排隊等候入場。出席示範活動的包括體操運動員劉洋、朱雪瑩及鄒敬園,舉重運動員侯志慧及呂小軍、羽毛球混雙組合王懿律/黃東萍、劍擊運動員孫一文、乒乓球手馬龍和許昕,以及舉重隊教練邵國強。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前國家隊代表郭晶晶及張怡寧亦有出席。

奧運健兒甫進場已經受到熱烈歡迎,不少觀眾更自製橫額及標語引起偶像注意,劉洋、朱雪瑩及鄒敬園率先登場,與香港體操小將作交流示範,表演彈床、吊環、雙槓及湯瑪士迴旋等絕技,均引來全場「嘩」聲四起。

● 張怡寧(左一)和郭晶晶(左二)與許昕和馬龍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永淦 攝

劉洋授「絕技」 勉不畏困難

金牌運動員更傾囊相授必勝「絕技」。劉洋透露,不畏困難是他的「撒手鐧」,「在國家隊一星期至少練習六天,每天練習7小時,要有精湛技藝,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永遠保持堅定的決心。」呂小軍直言期待香港運動員融入國家於2035年成為體育強國的計劃大局,為實現目標一起奮鬥。

王懿律、黃東萍,以及兩名乒乓球運動員馬龍及許昕亦表演高難度球技,馬龍還一展親民風範,不時向現場觀眾揮手,分享致勝之道,他說:「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自律是最關鍵,不僅是在訓練當中,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希望所有年輕運動員都知道,你比自己想的更強大。」

在維園游泳池舉行的「奧運健兒展風采-跳水及游泳示範表演」也精彩絕倫,跳水運動員王宗源、謝思埸、游泳運動員楊浚瑄、湯慕涵、賽艇運動員崔曉桐、張靈、呂揚、陳雲霞、獨木舟運動員徐詩曉進場後,歡呼聲響徹全場,市民齊齊揮動手中旗幟,令觀眾席泛起一片旗海。

首先是王宗源與香港跳水青少年隊成員示範彈板和高台跳水,王宗源的奪金拍檔謝思埸因傷患在身,在場邊為隊友擔任旁述。每當王宗源在高台上準備作出跳水動作時,觀眾們均屏息靜氣,默默注視,直至王宗源躍下並流暢入水後,在場觀眾爆發出連綿不絕的掌聲及尖叫聲。

每次落水後都引起觀眾歡呼喝彩,王宗源還十分「鬼馬」,跳水前及上岸後都不忘向觀眾劃出「愛心」手勢或揮手,把全場氣氛推上高潮,王宗源最後還向觀眾席拋出有他簽名的紙卷,引來一眾「粉絲」哄動。

● 觀眾展示國旗為健兒打氣。 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永淦 攝

父攜子觀賞 讚不屈精神

林先生帶着4歲兒子到場觀賞,他指一家人早前「搶飛」好不容易,昨日對跳水表演的印象最深刻,「睇佢哋咁高跳落嚟,加上動作完成得好靚,非常刺激眼球、好有觀賞性。」林先生認為奧運健兒多年來堅持訓練,才有今日的表現,不放棄的精神值得香港新一代學習。

26歲栗小姐也帶着印有楊浚瑄照片及名字的標語到場,為偶像加油打氣,她表示國家隊及港隊的東奧成績是全港市民的驕傲,「任何時候,他們拿獎大家都非常開心。」

內地奧運健兒訪中聯辦 駱惠寧:體現中央對港人關心

訪港的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昨日到訪香港中聯辦。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歡迎致辭中表示,代表團克服疫情影響如約到訪香港,體現了中央對於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的關心。多年來,體育人以自己的出色拚搏,推動和見證着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步伐。對奧運健兒們在東京賽場再揚國威致以敬意,對奧運健兒們在港為市民做精彩表演表示感謝。

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到訪中聯辦。 新華社

代表團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致辭表示,感謝香港社會各界人士長期以來對內地體育事業和兩地體育合作的關心支持。代表團此行是在講好中國奧運健兒為國增光的故事,展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青春力量,生動詮釋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秘書長王松苗,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劉光源,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孫青野,解放軍駐港部隊副政委王兆兵等出席活動。

兩地體壇密切 相互較量學習

(記者 郭正謙)香港體壇與內地密不可分,不少香港運動員藉着內地的訓練資源進步神速,香港亦是一些國家隊金牌選手的成名之地。在東京奧運取得一金一銀成績的乒乓球國手許昕昨日表示,香港是其福地:「2009年由香港主辦的東亞運動會,我奪得了自己踏入成年組後的首個冠軍,這個地方對我來說有特別的意義。」

兩地健兒自拍合照。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許昕憶述,內地及香港運動員一起踏上東京奧運女團頒獎台的情景,他認為這標誌着兩地體育交流合作的成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年輕人投身體壇。

兩地運動員亦師亦友。國家隊女子重劍運動員孫一文,與香港劍手江旻憓經常在比賽場上碰頭,江旻憓昨日表示:「每次都好享受可以與一文較量。每次有大比賽,可以一齊出場,一文都會陪我對話,我們都會沒那麼緊張。」她希望在孫一文身上學習「強大的心臟」的心理素質。

孫一文分享道,這種素質來自千錘百煉的訓練,「我覺得就是不斷的比賽,不斷的訓練,通過經驗的積累,通過每天刻苦的訓練。讓自己做每一個動作的時候,都會變得很自信。」

羽毛球混雙組合王懿律及黃東萍此前也是香港公開賽的常客,一直很想念在香港比賽的感覺:「香港的球迷很熱情,令我們感受到很大的支持。希望疫情盡快過去,讓我們很快再與香港球迷見面,亦期待未來和香港運動員有更多交流。」

東奧男子雙槓比賽金牌得主鄒敬園表示,自己能從一個小地方踏上國際體育舞台,離不開國家在背後的栽培,相信香港體壇有國家作為後盾下,未來將會創造更多奇跡。

棄佳餚避禁藥 自律只為逐夢

(記者 張弦)內地奧運健兒在東京奧運會創下38金、32銀及18銅的亮麗佳績,每面獎牌都滿載着運動員們不為人知的奮鬥史。過程中,雖然有過無數次的失敗以至迷茫,但他們仍咬緊牙關一一克服。他們生活極其自律,忌食動物內臟、豬牛羊肉等食物,汽水等飲料更是一滴不沾,以免不慎進食到興奮劑或禁藥,而放棄吃喝玩樂只為追逐四年一度的「奧運夢」,那份堅持令昨日出席示範表演活動的香港青年運動員及觀眾都動容。

羽毛球混雙組合王懿律和黃東萍一展身手。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內地奧運健兒昨日與香港青少年運動員代表深度交流,揭露刻苦的運動員生活。國家隊女子四人雙槳賽艇選手崔曉桐透露,吃飯和訓練佔據生活的所有,偶爾才會外出逛街,但所有活動都與其他隊員一起進行,很少個人時間,「(隊員)幾個人長時間一起磨練默契,最後賽場上配合得非常有默契,就是我們一起很多年不斷磨練的結果。」

運動員更必須極為自律,嚴守忌口規條。男子跳水運動員謝思埸透露,由於運動員有興奮劑檢測規定,因此平時都要非常注意飲食,不得進食動物內臟、豬牛羊肉等食物,避免攝取食物中的興奮劑,「外出用膳可以吃的東西非常少。」所以,他們平時盡量在泳隊食堂進食。至於汽水飲料,他感慨自從成為運動員之後,幾乎沒有再入口。

孫一文(左)與港將江旻憓(右)接受觀眾歡呼。 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永淦 攝

「忠粉」訂製橫額 現場支持跳水隊

(記者 張弦)以國家跳水隊「忠誠粉絲」自稱的彭氏夫婦,昨日「全套武裝」,頭戴「中國紅」寫有「加油」二字的帽、手貼紅色愛心五星的貼紙,以及揮動自製寫有「中國跳水夢之隊YYDS」紅色橫額。彭太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我提前訂製的,疫情緣故不能太近距離與運動員互動,但我們這一身裝束希望台上的運動員看到,讓他們感受到香港市民支持和歡迎他們!」

彭氏夫妻「全副武裝」為奧運健兒打氣加油。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作為國家跳水隊的狂熱粉絲,他們的「追星史」又何止昨日到維園觀賞示範表演?彭先生早於2008年已有幸親臨北京奧運會為國家隊打氣,本來計劃今年到東京奧運會觀賽,惟因疫情未能入場,「非常遺憾,但現在於香港見到他們已彌補遺憾,希望疫情好轉後,下屆能夠到奧運會現場觀看比賽。」

彭太表示,最喜歡跳水成員王宗源昨日的示範表演,她激動地說:「他跳得很帥、很乾淨俐落,希望疫情趕緊結束能夠有更多這樣的表演和示範,讓我們近距離欣賞。」她認為運動員最大的魅力在於堅持到底、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像我看跳水比賽,得分咬得很緊的時候,不到最後一輪都不知道誰勝誰負,因為他們從不氣餒,最後關頭很可能會發生戲劇性的反轉,我覺得非常吸引人。」

南下追星見偶像 內地粉絲甘捱「疫監」

(記者 聶曉輝)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令香港粉絲為之瘋狂,連內地粉絲也不惜「坐疫監」,堅持來港與偶像近距離接觸。喜歡跳水及乒乓球的劉小姐表示,為了見偶像已做足準備,早前動員一家大小齊齊上網「撲飛」,連居於內地的父母也甘於忍受檢疫來港觀賞,「父母即使要接受7天隔離也特地從深圳來港,一同入場感受氣氛。」

2008北京奧運和2012倫敦奧運,劉小姐均到現場觀賽,昨日雖非正式比賽,但難得看到運動員放鬆的一面,「能夠這麼近距離看到他們,已經十分開心。」對於代表團是次訪港,她認為能夠鼓勵疫情下的香港人,帶給香港新的色彩,背後更象徵着香港與國家關係連在一起,意義深遠。

尤太太(左)表示,會將國手親筆簽名球拍送給小孩。 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抽中簽名「乒器」感驚喜

尤氏夫婦結伴看昨日的大匯演,更有幸抽中有馬龍及許昕親筆簽名的乒乓球拍。尤太太說:「太開心了!事前完全沒有想過,會將這份禮物送給我的兩歲小孩。」另一名幸運兒盧小姐昨日先後到現場觀看上午的示範表演及傍晚的大匯演,更抽中代表團中體操運動員的親筆簽名T恤。她認為,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有助推動香港的運動熱潮。

責任編輯: 秦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