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昨日公布,今年9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9年,較6月底時的5.8年再增0.1年,見21年新高。圖為南山邨。 資料圖片
●有房委會委員及民間智庫均建議,特區政府加快推進公屋發展,並提供更多過渡房屋供應。圖為位於深水埗南昌街一個組裝過渡房屋項目。 資料圖片
近年公屋輪候情況

長者一人申請亦要等3.8年 房委會委員智庫憂明年初「破六」

香港公屋輪候時間再進一步上升。截至今年9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9年,較6月底公布的5.8年再增0.1年;至於長者一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亦由之前的3.7年,增至最新的3.8年,兩者同時見21年新高。不過,有房委會委員及民間智庫均認為,輪候時間「高處未算高」,明年初或會衝破6年大關,建議特區政府加快推進公營房屋發展,以及提供更多過渡房屋的供應等。●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

房委會昨日公布,截至9月底約有15.37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08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5.45萬宗申請。雖然對比6月底的數字(25.46萬宗申請)略減100宗,惟減幅來自非長者一人申請,減200宗,但一般公屋申請卻增加了100宗,故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季再上升0.1年至5.9年,是1999年3月底以來的新高,當時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

此外,今年第三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單身長者申請只有270宗,令平均輪候時間較上季上升0.1年至3.8年(見表),也是1999年3月底以來最長,當時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年。

柯創盛促「N無津貼」恒常化

第六屆立法會議員柯創盛直言,對輪候時間再延長並不感到意外,但為基層家庭及長者的處境感到憂心,特別是近期通脹壓力加大,基層家庭及長者若未能「上樓」,生活將更為困難。

他估計,未來5年的公屋供應都難望達標,故促請特區政府增加短期支援,包括增加更多過渡房屋的供應,讓輪候公屋者有其他住屋選擇;把俗稱「N無津貼」恒常化,讓未能受惠現金津貼的人亦可受惠;並研究在公屋工程引入「組裝合成」建築法等。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公屋輪候時間再次攀升是預期之內,預計明年初或會衝破6年大關,相信輪候時間高企將持續一段時間,估計要到2026/27年後,亦即十年長策的「後五年」,有更多大規模單位落成後,才有機會令輪候數字回落。

團體倡加快推進公屋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員梁躍昊預期,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預期會於明年突破6年。

他解釋,根據政府已公布的未來5年公營房屋建屋量,預計合共約有11萬個單位,但基金會預測,如要扭轉平均輪候時間的升勢,未來5年需要最少2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因此,基金會建議政府盡快「拆牆鬆綁」,加快推進公營房屋發展,例如引入私人參建,以及加快新發展區的土地收回及平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