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各村的祠堂大部分都建在祖堂地。 作者供圖

廖書蘭

特區政府開發「北部都會區」似是大勢所趨,浩浩蕩蕩勢不可擋;新界原居民的祖堂地,包括私家地,頓成了眾人眼中的一塊五花肉(半肥瘦)。

傳聞政府即將考慮簡化收地條文,只要有七成子孫同意,祖堂地即可買賣,相信有助「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我認為,新界仍保留着祖堂地,象徵着一族人所共同擁有的土地資產,子孫繁衍無論過了多少世代,祖堂地永遠是先祖福蔭自家後人的方式之一。

何謂祖堂地呢?「祖」是一族人開山立基的先祖,「堂」則可分為:一則是「祖」賜予的土地,作為族人產業,由族人共同組成的公有田產,例如一位祖有幾個兒子,祖的土地劃分為幾塊,分給幾個兒子,可稱為某某堂;二則是,幾姓人的先祖共同立村,故此亦可稱之堂,例如新界西貢窩美村,由五姓先祖開山立村,稱之為「五合堂」。

祖堂地可說是族人的利益共同體,維繫氏族社會的紐帶,一個重要的血脈鏈結。祖堂地俗稱大眾田,傳承自宋朝(新界原居民自北宋末年陸續遷徙至此,散居新界各地)每家每戶輪流耕種,收成後賣來的錢,用來每年掃墓(拜山),過年吃團年飯(大鍋飯)與大眾有關的修橋鋪路,還可以歸入祠堂收益或村公所之用,簡單地說,就是族產。

祖堂地是祖先留給子孫使用的,只要證明是某某祖的後裔,即使在天涯海角,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孫,也有份同享祖先賜予的紅利和有權同意或不同意動用該土地。

有不少人說,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在台灣、在越南,甚至在馬來西亞;而我要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說到祖堂地、祠堂的氏族文化只有在香港新界有序(從來沒有中斷過)傳承。為什麼?中華大地朝代更迭,戰禍頻仍,破壞了許多傳統文化,而台灣在1895年日據時期伊始,日本人破壞了所有的中華傳統文化,迫使台灣奉行日本傳統文化,俟1949年蔣中正到台灣,才在一片中華文化幾乎殆盡之下,恢復重建中華傳統文化,而越南和馬來西亞又如何?華人僅能保留部分中華傳統文化以慰鄉愁;香港新界由於歷史特殊的時空,「它」天然地被保護着,且持續傳承至今完好無損!

2022年即將釋放新界祖堂地,必須面對一個大時代的來臨,新界鄉議局一定能發揮政府與鄉民之間的斡旋作用。

唯盼「北部都會區」的開發,帶來新界原居民的機遇,共同參與政府的發展,共享紅利,方不負其祖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