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雨

「今天能夠以航天人的身份再次回港,心裏既興奮又倍感親切。其實,我與航天的結緣就是在香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一院)總體設計部綜合主管王婧雨,2017年於香港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碩士畢業,作為一名「九五後」,今年也不過是她進入航天事業的第三年,是國家新一代航天人。

在港實習與菁英共事

談及在港結下航天緣,原來王婧雨在碩士畢業後曾到大埔工業區的香港亞太衛星公司企業事務部實習,過程中跟很多衛星業的精英和專業人士共事,初次體會到航天工作。翌年她回到北京,進入航天一院總體設計部工作。

王婧雨分享航天一院成立於1957年10月,是中國航天事業發祥地,總體設計部則是國家「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單位。「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她介紹運載火箭是人類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航天員進入太空的「天梯」,不論衛星、飛船還是探測器,都需要運載火箭的托舉,才能實現最終的飛天夢想。

「在入職的這三年間,每一年都在不斷見證中國航天帶給我們的驚喜。」 2018年,國家航天發射次數達到38次,年度發射次數首次榮登世界第一;2019年,「長征」火箭高密度發射已實現常態化;2020年,「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成功進行了44次發射後,北斗組網順利完成,「長征五號」系列也不負眾望,「五號B」成功首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圓滿完成「天問一號」、「嫦娥五號」和「天和核心艙」的發射任務,「一型火箭」相繼完成了中國人的火星探測夢、月球探測夢以及載人空間站之夢。王婧雨強調,這些正是中國火箭的實力。

盼港青加入科研隊伍

她特別分享在去年9月至11月,自己以試驗隊隊員身份參與「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任務,「70多天的發射場生活,我登上發射塔架,來到廠房,跟隨專家和同事,親身經歷了『長五』遙五火箭從進場、總裝、分系統測試、總檢查、垂直轉運到發射的全過程。」這讓她確切感受到航天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總體和分系統的協調配合,需要每個崗位都秉持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將每一個細節打磨到極致,把完美帶到天空。

「在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我覺得很感動,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它升空,更重要的是,在它的背後,站立着十數萬航天人,用青春和奉獻,讓中國人的航天夢越來越清晰。」王婧雨說,中國航天已經走過一甲子,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再到部分領跑的跨越。在國家航天事業起步時,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把個人價值融入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發展中,為航天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孕育了強大持久的航天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作為新時代的航天人,王婧雨認為對老一輩航天人最好的紀念,就是帶着他們身上最好的品質,更堅定,再出發,以嚴慎細實的作風做好每一項工作,為把祖國建設成航天強國而不懈奮鬥。她期望未來有更多香港青年加入,積極參與中國航天重大科研活動,為祖國、為人類的進步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