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的作者相當重視音樂教育,有這樣的一段文字:「匏土革, 木石金,與絲竹, 乃八音。」意謂匏瓜製的笙竽、土製的陶塤、皮革製的鼓、木製的柷、石製的磬、金屬製的鐘、絲弦的琴瑟與竹管製的簫、笛等樂器,能奏出八種不同的樂音。

儒家對人類心理有獨到見解。《中庸》指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在情感未波動時,人心本來是平靜的、不偏不倚的。當情感波動時,要使情感的宣發有所節制。所謂節制,有內外之分。內者,要在日常「喜怒哀樂之未發」的時候,做「守中」的功夫。內心有了定力,遇着情緒發動時,便不至於過激而失去節制。外者,要使情緒的宣發合乎「禮」的規範,免得因行為失控而逾越適當的法度。

在眾多藝術門類中,音樂最能牽動人的情緒。《孝經》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好的音樂,能陶冶性情,推而廣之,更有移風易俗的效能。孔子喜愛音樂,對音樂有極深造詣。據《論語·述而》所載,孔子聽到別人唱歌唱得好,就必定請他再唱,然後又和着唱,從中可看到孔子與人為善的美德及虛心學習的精神。

別人唱得好,請他重唱,是一種嘉許,而孔子也能細品其妙處,從中學習,孔子再去和他,有交流及切磋的意思,雙方都能得益。如果面對的是一群人或一群學生,則學習與教育的功能更為顯著。從這段話,我們可領略到「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

提起孔子對於音樂的論述,「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無疑是《論語》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句了。孔子在齊國聽到高雅的《韶》樂,整整三個月均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之中,竟然連肉的美味都被忽略而無所覺,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音樂能令人陶醉到這樣的地步啊!

正因音樂對人心有重大影響力,故儒家對之十分重視,把「樂」列為「六藝」之一,而《樂經》亦列為「六經」之一,可惜《樂經》早已失傳,只剩下「五經」了。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系主任)

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項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