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黃牆、青石青瓦,散發着歷史厚重味道的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

為了迎接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開館,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馮賀軍在重慶開展《故宮文物南遷之路》主題講座。「現在看來,故宮文物南遷十分必要,但其實當初在作出決策之時,也存在不少反對的聲音。」講座中,馮賀軍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指令:將文物裝箱南遷。

隨着文物南遷的消息傳出,社會各界出現了不少反對的聲音,但當時主張文物必須南遷的呼聲亦不絕於耳。馮賀軍說,一名叫「多奇雲」的普通市民致函故宮博物院,指出日本侵略軍如果繼續南下,北平就可能成為戰場,建議故宮博物院未雨綢繆,採取措施,把文物運到安全的地方。  

「經過反覆斟酌,1932年秋,故宮人開始進行文物的挑選和打包。選『南遷品』花了幾個月,最終選定的珍品包括書畫近9,000幅,瓷器2.7萬餘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餘件,還有《四庫全書》等各種文獻。」馮賀軍說,1933年1月31日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出。  

1933年2月6日晚,首批2,118箱故宮文物由午門出天安門,運送至正陽門西車站。2月7日晨,首批文物離開北平,掀開了世界文物保護史上的壯舉、前所未有的文物大遷徙——故宮文物南遷的序幕。在故宮文物南遷至返回的十幾年裏,南遷文物行程上萬里,穿越大半個中國,上百萬件文物無一件丟失或毀壞,堪稱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