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趙滿菊擺街站支持國安立法

陳趙滿菊1975年畢業於美國關島大學,上世紀80年代初回港定居。三十多年來一直默默耕耘,不辭勞苦地貢獻和服務社群,其間深耕教育事業,又不遺餘力地推進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在多方面均有建樹。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屆政協委員的陳趙滿菊坦言,擔任人民政協委員就是要為人民幸福、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陳趙滿菊在任寧夏政協委員期間,積極推動港寧兩地的直航、旅遊、貿易來往、青年交流等,並資助寧夏山區貧困學校及推動精準扶貧。她表示,通過政協會議及與當地政府的交流,讓港區委員對寧夏當地社會狀況到政策都加強了解,這樣就更清楚知道如何互動,如何幫扶,當看到寧夏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自己由衷感到高興。「假如沒有參加政協,就不會有如此深刻的體會。」她感歎道。

竭力保持聯繫推動海峽兩岸交流

2020年,陳趙滿菊正式擔任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下稱「和發會」)理事長一職。她表示,在任內一定會繼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她回憶道,去年10月24日和發會舉辦「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與會嘉賓們共同探討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工作進程和展望。其中,令她記憶尤深的一句話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充分說明,交流則兩利,阻隔則兩傷」,所以要多拉手、少鬆手;多拆牆、少築牆,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交流合作都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秉持此精神,陳趙滿菊說,「我們會竭盡所能團結一切愛國力量,再接再厲,無論如何都會保持聯繫,繼續舉辦有意義的活動。雖然在疫情之下不太可能舉辦實體活動,但我們會考慮改為線上或是以其他形式進行交流。」

籲青年克服困難 主動了解大灣區

「人為什麼會猜忌和懷疑,就是因為不夠了解。」在談到有一些青年比較抗拒去大灣區或內地發展時,陳趙滿菊如是說。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青年人首先做一件事情就要有決心,而且一定要付出努力,如果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就要踏出第一步,主動去了解相關信息與政策,並敢於嘗試。

「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自己的意志一定要堅定。」她以自己為例,當年她從海外來到香港發展,人生地不熟,覺得很不習慣,也覺得很孤單。但憑着自己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決心,她決定打開心扉,走出舒適圈,願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朋友,慢慢地事業、生活就越來越順利。

她還認為,目前年輕人對大灣區理解可能還有所欠缺,她希望政府機構可以及時將配套設施或制度、政策盡快普及;商業機構可以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和資源,以輔助青年人落地發展自己的事業。

深耕教育事業 培育學生從小愛國

除此之外,陳趙滿菊還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自上世紀90年代初起她已積極投身港九街坊婦女會的社區服務,目前是該會會長。該會除一直提供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及小學教育工作外,更於2002年成功創辦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積極貫徹政府推行的兩文三語教育政策,成為全港第一所以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的自主小學及津貼小學。

「愛國教育一定要從小培養。」她舉例稱,孫方中小學的學生會從小就參加升國旗禮、唱國歌,在每年7月1日及10月1日都在各區表演合唱等節目。「讓孩子們從小就有國家的觀念很重要,這不是在談政治,在自己的國家,愛國愛家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然而,這兩年看到有一些激進的年輕人破壞自己的家園,陳趙滿菊實感痛心。

「做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將來做好公民,做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面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教育問題,她堅定地說,「教育不會晚,我們要相信,哪怕從現在開始,從家庭到學校,把教育工作做好,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