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指「明日大嶼」計劃可參考公私合營模式,以發債融資的方式發展,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解決本港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迫在眉睫,需要以開放態度討論,採納各種短中長期的可行方案,但必須排除政治化的干擾、阻礙,以免加重本港的深層次矛盾。

政府於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總造價約為6,240億港元,人工島可興建15萬至26萬個住宅單位,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當時提出的目標是爭取在2025年動工,2032年有首批居民入伙。

社會上有聲音擔心「明日大嶼」投資巨大,增加公共財政負擔,特別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政府推出多輪紓困措施,已耗用巨額財政儲備,在此情況下,更質疑「明日大嶼」的可行性。其實「明日大嶼」的6000多億的投資費用分攤10年至15年支出,即每年平均約400億至600億元,對公共財政的影響可控。而且「明日大嶼」是「有錢賺」的計劃,政府可以透過賣地收回成本。即使只計算三成的私樓項目,保守的土地收益估算亦有7,070億至8,230億元,足以收回成本有餘。香港測量師學會更估算私樓及商業發展收益可高達9,740至11,430億元,這還未計算計劃提供十多萬個公營房屋的巨大社會效益。

面對發展「明日大嶼」的財務疑慮,政府可以考慮以多種方式融資。無論本港、內地、海外,以發債方式籌建重大基建十分常見。機管局耗資1,400多億元的機場「三跑」工程,當中向市場發債和銀行貸款融資690億元。政府2004年亦曾發行260億元「五隧一橋」債券以支持公共工程。廣東省政府今年5月發行上千億元人民幣的債券,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基礎設施之用。發債除了可以減輕「明日大嶼」的財務壓力,加快推進進度,更可豐富本港債券市場,與民分利,共享成果。現時環球金融市場處於低息環境,「明日大嶼」自身的賣地收益足以支付本金和利息有餘,政府也可保留充足的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可見發債是「一石多鳥」的方法。

「明日大嶼」可解決長遠的土地供應問題,其他短中期的開拓土地辦法,例如利用新界棕地、郊野公園邊陲等,亦要積極考慮。特首林鄭月娥指出,政府未來5年規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400多公頃土地,相比過去5年只收回20公頃大幅增長,顯示了政府多方案、多渠道覓地發展的決心。

土地問題是導致本港深層次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充足的土地,香港才能拓展發展空間、改善居住環境,社會各界必須以負責任的態度,為推動增加土地供應出謀劃策,更要堅決抵制一切阻礙開拓土地的政爭干擾,保障香港繁榮穩定、市民安居樂業。

責任編輯: 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