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協常委蔡關穎琴

天津市政協常委、新華集團顧問及法律總監蔡關穎琴,日前接受了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組專訪。蔡關穎琴亦是全國婦聯特邀代表及天津婦聯代表執委及港區召集人,長期以來,她做了大量婦女及青年工作。在她看來,未來屬於青年,青年的成長,離不開教育,而要對青年教育負起責任的,既在學校,也在家庭。作為五個孩子的母親,她對此深有感觸。在她眼中,婦女工作與青年工作,其實是一個統一體。■文:張童

一門五政協

蔡關穎琴的家庭,可以稱作「政協之家」。丈夫蔡冠深是全國政協常委,她自己是天津市政協常委,大兒子蔡雋思是遼寧省政協委員,女兒蔡頌思是雲南省政協委員,小兒子蔡卓思是中山市政協委員。另兩子雖未夠年紀,但也已經廣泛參與到青年聯會裏。這是蔡關穎琴所刻意培養的結果。她認為,婦女是家庭的重心,要讓青年從小樹立起正確的觀念,母親責任重大,一定要在行動中讓他們認識祖國、認識社會。

猶記早年,不論是以律師身份還是以婦聯身份,每逢北上,只要許可她都會帶上孩子,盡可能地一起參訪。這可視為潛移默化,也可看作言傳身教。除了認識內地,對社會所負的責任感,也是她向孩子自小便強調的。例如,她會帶他們參觀救傷隊,看如何培訓,以激發他們為社會服務的興趣,後及至大兒子入讀中學,順理成章地就加入到救傷隊中。如今,看到子女不斷長成,個個都有擔當,她很欣慰。但她的目光不只局限在自己的家庭,作為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名譽會長,她想把這種理念帶給更多家庭。

為國育英才

蔡關穎琴認為,身為女性,天然具有親和力,天然站在接觸下一代的第一線上。且不論是媽媽、姐姐,還是老師、社工,都以女性居多,因而一定要好好把握接觸青年人的機會,向他們傳達正確理念。蔡關穎琴自己曾是公民教育委員會推廣基本法工作組召集人。推廣基本法,和年輕人講清楚國民教育,在她看來功在千秋。但早些年的活動少人參與,有時一場活動參與者不過幾十一百,她覺得遠遠不夠。要做,就要有影響力。

後來,在她的努力下,有問有答《基本法》問答比賽成功舉辦,首年就有超過一萬人參加!在決賽現場,頒獎的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問,這麼好的活動,為什麼早些年他不知道?蔡關穎琴答,因為今年是第一屆。司長又問,往後可否每年都辦?後來,當活動辦到第四年,參與者已近兩萬人。

這一活動主要面向學校,蔡關穎琴認為,從小抓國民教育極為重要。她甚至曾想:假若在回歸前及回歸後能下大力氣做好國民教育,可能也就不會發生佔中這類事情。

建文化橋樑

擔任天津市政協常委以前,蔡關穎琴曾任河南省政協多年。儘管當時交通不便,但她深為河南的歷史文化所迷。為了在港宣傳少林文化,她專程把《風中少林》搬來香港的舞台,這齣禪武合一的功夫舞劇一經登場,便即閃耀香港之畔。蔡關穎琴認為,要讓香港民眾真正認識祖國,文化的角色不可或缺。因為就連她所熟識的一些外國領事,來港的第一件事,都是找尋香港的文化活動。

文化是相互理解的橋樑。每年,蔡關穎琴都會贊助國慶音樂會,這一捐助已超過十年,去年,她尤為感動。當時,在那樣惡劣的社會環境下,現場的聽眾主動肅然起立,高唱國歌。她代表講話時,衷心表示能看到此情此景,看到這樣多愛國愛港的同胞,深受鼓舞。

作為政協委員,蔡關穎琴認為,搭建起香港與內地的橋樑是自己的職責所繫。而她的律師身份也能發揮獨特的作用。早年,少林寺的方丈來港,便曾向她咨詢:如何為「少林寺」登記商標。蔡關穎琴對方丈的商業頭腦深感佩服,同時更加覺得香港應發揮自己在金融、法律、貿易等方面的專長,幫助內地更好地走出去,與世界各地建立更深、更廣的聯繫。而她自己,她的家庭,就一直走在這樣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