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福大酒店》劇組到廣州路演。
◆回到廣州,黃軒(中)也把自己切換到了輕鬆寫意的模式。 胡若璋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胡若璋 廣州報道)24日,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來福大酒店》在廣州正式開啟全國巡迴路演序幕,導演劉博文,主演黃軒、劉洋、張哲華等一起出席。

回到廣州路演宣發新片,曾在廣州生活過的黃軒,用一口流利的粵語向觀眾問好,也積極收集大家的觀後感。

黃軒12歲來廣州讀書,當時開學體檢上的身高是1米37,待到19歲離開。廣州是他度過青少年時光的城市,能夠接拍一部廣東重點扶持的影片,且能夠首站在廣州和大家映後交流,黃軒也把自己切換到了輕鬆寫意的模式。

挑戰痞氣又帶正義感角色

一改往日形象,挑戰痞氣十足又滿是正義感的「社會哥」,黃軒透露,起初被這個故事和角色所打動,是整部影片傳遞出的情感,某種層面比親情更有溫度: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因為疾病問題匯聚在醫院旁邊的一個旅館,但大家共渡艱難,作為「臨時家人」而產生了許多鏈接和溫情。

自小和爺爺奶奶長大,黃軒分享稱,爺爺奶奶是在自己的陪伴下離開世界。「當時的我也會很想問他們,怎麼看待疾病,死亡。但當時有點無從開口,也不敢說這類話題。」這個遺憾就留下了。

在影視拍攝中途,黃軒和團隊決定做一個基金,幫助一些安寧養護、臨終患者,以及重症小朋友。為什麼把這個基金取名叫做「36°」?黃軒解釋說,因為人正常體溫是36°,然後也代表着一定的寬度、廣度,希望它能在過去與未來產生一些維度。「這是電影帶給我的一個契機,也是在拍攝期間把自己曾經陪伴爺爺奶奶起過的念頭,完完全全行動起來。」黃軒略帶羞澀說,不知道到底能幫助多少人,未來可以做到怎麼樣的程度,但是起碼我們在做了。黃軒也感恩能參與《來福大飯店》的演出,稱它帶給了自己積極的能量。

90後的劉博文作為導演,稱近些年身邊有人因為疾病求醫而關注到每一個大醫院旁邊都有一個「病友之家」,而關注了解這些群體之後,就很想去拍一個以家庭為主題的故事。這在他看來,家是一個切口,它既是傳遞和表達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非常重要的載體,也是每個中國人的情感歸宿。該片也是他作為導演的第一部院線電影,劉博文忐忑也期待。他也再次感謝廣東省電影局的扶持,這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帶着作品和觀眾初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