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聯合國國際法院24日在荷蘭海牙發布「臨時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

拉法多處遭受空襲。(路透社資料圖)

據聯合國新聞網站報道,國際法院以13票贊成、2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這一「臨時措施」。

國際法院院長納瓦夫·薩拉姆在宣讀判決結果時說,以色列必須履行其在《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下的義務,立即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以及其他可能導致加沙地區巴勒斯坦平民生活條件遭受破壞,進而導致他們部分或整體滅絕的行動。

國際法院還要求以色列開放拉法口岸,以便人道主義援助進入拉法,並確保聯合國調查人員能暢通無阻地進入加沙,就種族滅絕指控進行調查並保留相關證據。以色列必須在一個月內報告執行上述命令的所有措施。

去年12月29日,南非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施種族滅絕。5月10日,南非敦促國際法院發布命令,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並撤軍。報道稱,這一「臨時措施」是應南非提出的請求做出的。

據路透社報道,南非稱發布「臨時措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據中新社援引外媒報道,巴勒斯坦總統府24日發表聲明,對國際法院發布的「臨時措施」表示歡迎。

聲明說,以色列在美國的盲目支持和偏袒下,認為自己凌駕於國際法之上,無法受到追責。巴勒斯坦呼籲國際社會給以色列施壓,要求以色列必須執行國際法院的要求。

巴總統府重申,必須強制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等地對巴勒斯坦人的迫害。國際法院的這一決定是對先前國際決議的補充,這些決議和措施確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犯下了「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國際社會應該立即干預,制止以色列的罪行。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以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外交部24日發表聯合聲明說,以色列「從未並且以後也不會」發起可能導致拉法平民滅絕的行動。

聲明指責南非在國際法院對以色列提出的種族滅絕指控是「虛假、離譜和在道德上令人厭惡的」。以色列展開的是一場正義的防禦戰爭,旨在消滅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並確保以色列人質被釋放。以色列的行動基於保衛領土和保衛公民權利,符合以色列的道德價值觀並且遵守了包括國際人道法在內的國際法。

據埃及《金字塔報》報道,埃及總統塞西24日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同意暫時通過埃及、加沙和以色列之間的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直至建立重新開放拉法口岸的法律機制。

據路透社報道,由於拉法口岸關閉,部分在埃及一側囤積的糧食已經開始腐爛。聯合國表示,自從5月7日以色列在拉法採取軍事行動以來,只有906輛裝載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卡車進入加沙,物資極其有限。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面臨日益嚴重的飢餓問題。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