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七周年,為響應特區政府舉辦「香港青年節」凝聚青年、發展潛能,香港廣東青年總會(以下簡稱「廣青總」)於23日籌辦「一小時都市圈」體驗行——文體藝交流團,以單車為切入點帶領兩地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本次活動由廣青總發起,聯合香港5所中學以及3所龍崗中學,共有300名師生參與其中,旨在通過實地探訪深圳龍崗,加深香港青少年對大灣區文化、科技與體育發展的認識與了解。

「一小時都市圈」體驗行——文體藝交流團順利舉行

2017年7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一小時都市圈」體驗行是廣青總品牌系列活動,通過實地考察學習,推動兩地青年間的交流,讓香港青年了解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廣青總期望繼續籌辦多元化的文體藝活動,發揮粵港合作平台優勢,團結在香港各界青年組織組織與內地青年雙向交流,促進民心相通。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崔峰,深圳市龍崗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遊宇,深圳市龍崗區政協副主席王為理,深圳市委統戰部港澳處科長彭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馬浩文,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曾燈發,全國青聯委員、深圳市政協委員、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譚鎮國,深圳市青年聯合會名譽副主席張天宇及深圳市青聯委員、深圳市龍崗區政協委員、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副秘書長曾紫蕾為在場參賽青年打氣,氣氛熱烈緊張。本次活動對於促進深港兩地青少年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誼,推動大灣區文化、科技與體育事業的共同發展。

多元體育賽事促粵港青年交流

深圳市龍崗區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劉德平致辭表示,歡迎大家歡聚深圳龍崗,感受到龍崗區先進的科創元素、國際範的高校氛圍以及完善的文體設施資源,龍崗集聚了電子資訊、新能源、生物醫藥、建築業等多個產業集群。同學們在這次自行車友誼賽中付出了汗水、收穫了友誼。多批港澳台青年參訪團和體驗營前往甘坑古鎮、二十四史書院﹑鶴湖新居等客家文化陣地研學「打卡」,許多港澳青年自發前往各種商圈景點遊玩、到大運場館觀看明星演出,並通過社交媒體分享,現在龍崗區已經成為眾多港澳青年喜歡的熱門「打卡地」,希望以後更進一步促進兩地青年交流。

深圳市青聯委員、深圳市龍崗區政協委員、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副秘書長曾紫蕾以「根」為主題總結這次活動。第一「尋根」,是認識自己家鄉、了解國家發展的重要過程。作為中國人,我們擁有共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廣東更是我們的家鄉之一。這一次活動帶領大家深入廣東深圳龍崗,幫助同學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國家科技的發展歷程及深港教育互聯互通。希望各位同學都可以「尋根」,透過認識自己家鄉,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國家的歸屬感。第二「樹根」。樹根,是大樹茁壯成長的基礎。要成為一棵堅壯的大樹,我們需要好好吸收學問的養分,令自己茁壯成長。這次交流團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學習機會,通過參加各類文體藝活動,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與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朋友們交流,能夠互相啟發、共同成長。希望青年朋友們透過活動發掘自身潛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來自粉嶺聖芳濟各書院的陳子濠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的夢想是以後成為自行車港隊代表。他表示很榮幸能夠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一小時都市圈」體驗行粵港兩地自行車友誼賽。這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更是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樑。大家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意志,展現出年輕一代的風采。在比賽中,大家不僅能夠提升技能,更能增進友誼,加深兩地之間的了解。他呼籲大家攜手並進,用汗水和笑容書寫這場友誼賽的精彩篇章!

300學生參與自行車友誼賽 賽出青春風采

活動當天,師生們參觀龍崗科技館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先後感受科技發展及了解大學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激發了學生們對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並對未來的學術道路和職業規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活動的重點環節,師生們來到了龍崗體育中心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自行車友誼賽。200名香港學生及100名龍崗學生共同參與了這場友誼賽,各自分為單車隊、支援隊、採訪隊及啦啦隊,在各自崗位奮力比拚,展現出了青春的活力和拚搏的精神。比賽現場氣氛熱烈,為選手們加油鼓勁。最終,比賽在友好、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雙方選手不僅收穫了友誼,還體驗到了體育競技的激情與快樂。是次活動增進了兩地青年與同齡人的友誼和了解。相信這樣的交流活動將會越來越多地舉辦,為大灣區青少年搭建起更加廣闊的交流平台,共同書寫大灣區美好的未來篇章。

8間學校分別是:粉嶺聖芳濟各書院、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救世軍卜維廉中學、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深圳市龍城高級中學教育集團平安裏學校、深圳市龍崗區外國語學校及深圳市龍崗區園山實驗學校(排名不分先後)。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