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在京召開,其中一項主要議程是,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期間,專門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聚焦改革,開門問策。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劃重點、明方向,釋放重要信息。

01

一場聚焦改革的重要座談

習近平總書記上一次與企業和專家座談,是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總書記先後召開企業家、經濟社會領域專家等多場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總書記今年這次在濟南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一個重要的背景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

今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了這次中央全會的會期和議題。在此後的首次國內考察中,總書記就主持召開這場座談會,聚焦改革開門問策,重要性不言而喻。

△山東濟南。(總台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改革開放以來歷次三中全會都研究深化改革問題,進入新時代以來也是如此。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門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問題。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又專門研究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問題。

即將舉行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謀劃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計,國內外高度關注。

今年2月,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主要任務是謀划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企業和專家座談會現場。

從今年全國兩會到近期國內考察,「改革」是總書記談及的高頻詞。既為地方改革實踐指明方向,也對改革共性問題作出部署。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用「六個必然要求」深刻闡明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的重大意義,要求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如何謀劃「實踐續篇」與「時代新篇」?這次在濟南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既是為全會所作的一次重要準備,也是針對改革的一次系統闡釋。

△習近平2012年在深圳蓮花山公園種下的高山榕樹已枝繁葉茂。(總台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02

一個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

在5月23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先聽取與會代表發言。

面對總書記發言的9位代表當中,既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代表,也有外資企業、港澳台資企業代表,還有3位是專家學者代表。參加座談會的還包括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個體工商戶等。

作為市場主體,企業被視為經濟的神經末梢,對市場冷暖感受最直接,對政策落地見效感知最真切。

這場開在基層、面向基層的座談會,是改革設計者決策者與改革落實者受益者的對話。

在聽取大家發言後,總書記開門見山,道出這場座談會的一個重要考量:

「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制定重要文件,都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這是我們黨的一貫做法和優良傳統。對大家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和建議,有關方面要認真研究吸納。」

調研開路,問計於民,總書記一以貫之。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總書記在湖北武漢主持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徵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建議,「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前夕,總書記密集主持召開7場座談會,為的就是起草好「十四五」規劃建議。他在主持其中一場專家座談會時說,「我們要着眼長遠、把握大勢,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結合起來。」

就在今年這次座談會召開前,總書記還到山東日照考察調研。讓重大決策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總書記一直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山東日照港。(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03

改革重點論: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

在這次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

△山東日照港。(總台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先看主題。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

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這次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廣州廣汽埃安總裝車間智能生產線。2023年4月,習近平曾到這裏考察。(總台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再看重點。

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總書記曾指出,「只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來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改革提供強大牽引,才能更好推動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

在5月23日的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總書記對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同時強調,「其他領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戰略性問題謀劃改革舉措,實現綱舉目張」。

牽住「牛鼻子」,方能做好大文章。

△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車間。2022年,習近平考察這家企業,強調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04

改革方法論: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改

問題導向,是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改革的重要着力點。

總書記曾說:「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

今年2月,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時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舉措要有鮮明指向性,奔着解決最突出的問題去,改革味要濃、成色要足。

3月,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問題導向,着力解決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悖社會公平正義的焦點熱點問題。

在5月23日的座談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改」。

以改革之「矢」,射問題之「的」。老百姓的急難愁盼,總書記總是牽掛在心。

座談會上,總書記說,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要注重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

△山東日照陽光海岸。(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有破有立,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論。

在這次座談會上,總書記說,改革無論怎麼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同時要敢於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

除了把握「破」與「立」的辯證法,總書記還強調「謀劃」與「落實」兩者之間的關係。他在座談會上說,改革要重謀劃,更要重落實。「要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

2018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說,「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國的改革,有着宏闊的歷史背景,更有着強烈的時代使命。踏上新征途,全面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