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至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

譚主注意到,島內輿論對於此次無預警、大規模軍演高度關注。幾乎所有媒體第一時間報道,中時新聞網刊發社論直指,賴清德搞「台獨躁進」破壞台海和平。媒體評論員王尚智認為,「『圍島軍演』比想像中更快出現」。民意代表賴士葆表示,這次「圍島軍演」的規模、範圍相較之前都有所擴大,賴清德要為此負責。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解放軍軍演是武力攻台的全過程演練……

在譚主看來,這場軍演就是正告賴清德:膽敢謀「獨」挑釁,利劍馬上出鞘!

前所未有的打「獨」模式

譚主綜合兩岸軍事專家針對演習範圍與內容的分析發現,五個顯著特點突顯出此次解放軍前所未有的打「獨」模式。

一是演習代號。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分析,從去年的「聯合利劍」到今年的「聯合利劍-2024A」來看,「聯合利劍」演習未來可能常態化。大陸軍事專家鄭劍告訴譚主,「A」意味着,如果賴清德再執迷不悟進行挑釁,後續不排除會有「B」「C」……的可能。

二是五個包圍圈。台澎包圍圈、金門包圍圈、馬祖包圍圈、東引包圍圈、烏丘嶼包圍圈從北、南、東三個方向把台灣島團團圍住。島內軍事專家揭仲注意到,這次軍演包括對若干外島的「封控作戰」,甚至是對東引島的「近岸島嶼突擊作戰」,這是此前「圍台軍演」中未演練的科目。大陸軍事專家張弛分析指出,北部威懾政治、軍事重要目標,南部圍困台海軍重要駐地,東部阻斷台能源進口生命線、「台獨」勢力逃跑線、外部勢力支援線。

三是島鏈內外一體聯動。揭仲表示,這代表解放軍有能力把強大的海空軍戰力投送到台灣東部的西太平洋戰術位置,切斷台灣對外海空聯繫。鄭劍告訴譚主,解放軍這一動作就是向島內「台獨」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宣告,台灣不是「島鏈」的一部分,而是中國國家安全的屏障,解放軍不但有能力粉碎「台獨」,也完全有能力拒止外部所謂「馳援」。

四是抵近民進黨當局的「戰略後方」、「戰時第二指揮所」——台空軍花蓮基地開展軍演。島內軍事專家盧德允分析稱,花蓮外海演習區域極度靠近台灣本島,解放軍艦機在這麼近的距離出現,對賴清德當局和台軍來說都形成實質壓力。還有島內學者認為,這也意味着台軍所謂「戰力保存」根本沒有容身之地。

五是「點、線、面」三個維度對台灣島形成威逼態勢。大陸軍事專家孟祥青指出,「點」,就是直擊「台獨」首惡,直指「台獨」目標。「線」,就是演習的關鍵點位連成一條鎖住台島的強大火力線。「面」就是整個台灣島都在解放軍遠火、長導、戰機構築的強大火力網覆蓋之下。可以說,這次解放軍演習的兵力規模更大,實戰化味道更濃。

步步進逼的軍事懾壓

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這是解放軍又一次反制、懲戒謀「獨」挑釁的「圍台軍演」。有島內專家指出,從幾次「圍台軍演」來看,「台獨」每挑釁一次,大陸在台海的軍事懾壓行動就會向島內縱深更推進一步。

2022年8月,民進黨當局勾連佩洛西竄訪台灣,解放軍「圍台軍演」突破所謂「海峽中線」,「關門打狗」。當時,孟祥青所說「『海峽中線』,我們從來不承認」成為島內媒體報道的熱點。島內軍事專家亓樂義分析稱,軍演把台灣「防衛」縱深壓縮到最小範圍。島內前民意代表林郁方表示,台軍根本沒有能力突破封鎖。

2023年4月,蔡英文竄訪美國,解放軍「圍台軍演」、航母東巡。當時島內輿論高度聚焦「山東艦」航母出現在台灣東海岸。島內專家分析稱,「山東艦」行經宮古島鄰近海域並穿越「第一島鏈」,表明台灣方面一直以為的「防衛後方」已經不復存在。

此次針對賴清德謀「獨」挑釁的演習更是實現了新突破。孟祥青表示,台島孤懸海上,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97%的能源依賴進口,一旦對台島實行封鎖,就會使其經濟瞬間崩潰,台島就可能變成一個「死島」,解放軍此次重點演練了封鎖台灣島的新模式。孟祥青強調,當天,福建海警也組織艦艇編隊位烏丘嶼、東引島附近海域開展綜合執法演練,發布的演訓示意圖顯示,海警艦艇編隊距烏丘嶼最近只有2.8海里,距東引島只有3.1海里,完全突破了民進黨當局劃設的所謂「禁限制水域」。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匡宇接受譚主專訪時強調,反制佩洛西竄台後的「六向鎖台」軍演模式仍在一步步精進、強化,不僅「環島」「鎖台」成為解放軍對台軍演的新常態,「反切香腸」也成為新常態。這充分說明,「台獨」越挑釁,解放軍就越收緊封鎖線,加快實戰戰備,加固反介入和區域拒止。

譚主最後想說,解放軍在台海的軍事行動已經逐步實現了「關門打狗」、「鎖鱉瓮中」,航母東巡、內阻外封,證偽「中線」、常態管控,平戰一體、聯戰當鋒。「台獨」若還不懸崖勒馬,等待其的就是雷霆萬鈞!

(來源:日月譚天)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