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電信液冷智算池。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徐紅 廣州報道)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大規模全液冷智能算力數據中心發布暨數字韶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22日在韶關舉行,此次發布的中國電信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數據中心是我國「東數西算」主要集群節點之一韶關集群內最早啟動、進度最快、最先投產的項目。記者了解到,隨着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服務器性能的不斷提升,傳統的風冷散熱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算力升級需求,散熱問題成為了制約服務器性能進一步提升的瓶頸。該項目的投用,將極大滿足大灣區實時算力需求。

中國電信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數據中心項目是國家「東數西算」在大灣區的核心布局,項目一期總投資超32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約98畝,總建築面積約9.5萬平方米,按國A標準高質量建設數據中心及全液冷智算中心。項目按國A標準高質量建設A1棟數據中心、A2棟全液冷智算中心。

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數據中心項目是中國電信最大規模、大灣區首個大規模的全液冷智算中心,項目從2023年5月開工,到此次正式發布,成為「最早開工、最快施工、最先投產」的標杆項目,標誌着韶關集群建設和智算產業發展邁出重要步伐。

根據布局,中國電信按照新一代AIDC(自動標識與數據採集)架構,打造韶關先進智算集群,應用液冷、人工智能、數字孿生、一體化安全防護等新型技術,建設服務灣區、輻射華南的大規模全液冷智算集群。中國電信同步提升韶關數據中心集群的網絡層級,打造國家網絡樞紐節點,全面提升跨區域算力調度能力,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實時算力需求。接下來,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數據中心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算力產業集群,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算力服務,助力加快從信息設備製造、算力中心建設到智算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持續賦能數字經濟。

公開資料顯示,液冷是一種用液體來冷卻電子設備的散熱技術,其工作原理是以液體作為冷媒, 利用液體的高熱容和高熱傳導性能,通過液體流動將IT設備的內部元器件產生的熱量傳遞到設備外,使IT設備的發熱器件得到冷卻,以保證設備在安全溫度範圍內運行。與傳統風冷技術相比,液冷的優勢在於散熱效率高、溫度控制穩定且能耗低。

目前,作為全球數據中心的重要陣地,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散熱技術發展變革。據機構預計,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54.7%,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9億美元。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