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是世界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記者陳旻攝影

(香港文匯網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5月17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公布該館完成首批18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勘誤和增補工作,依據1944年3月1日《大公報》(桂林版)報道證實其中兩名抗日航空英烈郭彩玲與侯子勤為女性,並通過鍾山風景區的官方網站正式發布。至此,抗日航空女英烈增至3人。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已完成了郭彩玲烈士與侯子勤烈士英烈碑的勘誤和補刻工作。受訪者供圖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是世界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真實記錄了抗日戰爭期間,中、蘇、美等國空軍在中國大地上聯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英勇歷史。紀念館廣場上,30塊英烈碑178座墓碑鐫刻着4296名中外抗日航空烈士的英名。

因滑翔機失事犧牲 大公報報道確認郭彩玲為女性

今年清明節期間,鍾山風景區官方網站首次完整公布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上鐫刻的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據此尋找抗日航空英烈親屬,完善抗日航空英烈檔案資料,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名錄一經公布,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

此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確認英烈碑上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中,捨己救人的空乘英雄魯美音為被證實為唯一一名女抗日航空英烈。

《滑翔》(1946年第1期)雜誌上的配圖,圖片說明為「女指導員郭彩玲」。受訪者供圖

今年4月,廈門媒體和文史工作者仔細比對南京首次公布的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後,主動聯繫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指出其中兩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證實為女性。

據廈門媒體報道,今年4月,該報梳理並公布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公布的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單中福建英烈名錄。發現廈門籍郭彩玲等三位烈士,其生平事跡之前從未見於該市文史資料。

4月10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告知廈門媒體,郭彩玲是福建同安人,滑翔訓練班學生,1943年在成都鳳凰山練習滑翔失事殉學。南京方面表示,郭彩玲原始檔案上的性別,有從「男」被修改成「女」的痕迹,「若郭彩玲確為女性,她將是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上發現的第二位女航空英烈」 。

為了確認烈士的身份,廈門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在1942年、1944年的《大公報》和1943年的《中國的空軍》等多份史料中,發現了記錄郭彩玲女性身份的文字資料。

1942年3月19日的《大公報》(桂林版),《滑翔訓練班》的新聞報道,明確標註郭彩玲為女性。受訪者供圖

1942年3月19日的《大公報》(桂林版),一篇題為《滑翔訓練班》的新聞報道中寫道:「中國滑翔總會派員來桂招考滑翔訓練班新生,各地參加考試者200餘人……取錄正取生十五名……郭彩玲(女性)……」6天后,即當年的3月25日,《大公報》(桂林版)又刊發一篇《滑翔機班新生赴蓉》的新聞報道,再次明確郭彩玲的性別:「第二期滑翔訓練班桂林區錄取新生梁素珠、郭彩玲……(以上均為女性)」。 廈門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認為,通過以上兩份報紙,可以確認郭彩玲是女性。

郭彩玲失事犧牲,在1944年3月1日的《大公報》(桂林版)中,《堯山表演失事》一文記錄:「(民國)三十二年四月二十日滑翔訓練班學員郭彩玲女士及同年五月十八日侯子勤女士俱失事於成都鳳凰山。」

1944年3月1日《大公報》(桂林版)報道《堯山表演失事》。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報道證失事殉學的侯子勤為女性

1944年3月1日《大公報》(桂林版)刊登《堯山表演失事》報道,同時證實1943年5月18日失事犧牲於成都鳳凰山的滑翔訓練班學員侯子勤為女性。

熱心的廈門媒體將上述幾處明確提及郭彩玲系滑翔訓練班女學員的史料,發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作為郭彩玲女性身份的佐證。同時提供同樣失事殉學的侯子勤的資料,這是在查找郭彩玲身份時的意外發現。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回函確認:我館基本可以確認重慶大學體育科學生侯子勤為英烈碑上發現的第三位女航空英烈。

郭彩玲女士是福建同安人,犧牲時年僅22歲。侯子勤為天津人,年輕的生命也是終止於22歲。她們是在參加滑翔訓練時失事犧牲。

按犧牲時間順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英烈碑上,魯美音是第一位為國獻身的中國女航空英烈(1914-1940.10.29),郭彩玲(1921-1943.4.20)是第二位,侯子勤於1943年5月18日失事犧牲。

據悉,截至5月16日,已有85位抗日航空英烈的親屬與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取得聯繫。其中,首次聯繫的親屬有71位。還有21位抗日航空英烈親屬從全國各地趕來祭掃親人。名錄公布後,每天都有大量信息通過不同渠道匯總到抗館,填補了許多抗日航空英烈資料的空白。同時,館方也接到數十條抗日航空英烈信息錯誤或缺漏反饋。經過研究人員嚴格查證比對,目前共有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得到確認,並在文物部門指導下,同步完成了英烈碑的勘誤和補刻工作。

責任編輯: 張岩